韶关市5-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
| 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4页 | 
| 1.1 研究缘起 | 第11-12页 | 
| 1.1.1 实践中的触动 | 第11页 | 
| 1.1.2 对幼儿游戏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 
| 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 
| 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 
| 1.2.2 实际意义 | 第12-13页 | 
| 1.3 研究设计 | 第13-18页 | 
| 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 
| 1.3.2 研究对象 | 第14-16页 | 
| 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 
| 1.4 问卷的效度检验 | 第18页 | 
| 1.5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 
| 1.5.1 游戏 | 第18-19页 | 
| 1.5.2 亲子游戏 | 第19-20页 | 
| 1.6 亲子游戏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 
| 1.6.1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| 第20-21页 | 
| 1.6.2 维果斯基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21-24页 | 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4-28页 | 
| 2.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24-25页 | 
| 2.1.1 亲子游戏价值的研究 | 第24页 | 
| 2.1.2 亲子游戏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 
| 2.1.3 家长对亲子游戏态度和认识的研究 | 第25页 | 
| 2.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25-27页 | 
| 2.2.1 亲子游戏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 
| 2.2.2 亲子游戏类型的研究 | 第26页 | 
| 2.2.3 家长对亲子游戏态度和认识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 
| 2.2.4 亲子游戏开展现状的研究 | 第27页 | 
| 2.3 总结 | 第27-28页 | 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51页 | 
| 3.1 韶关市5-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 | 第28-42页 | 
| 3.1.1 亲子游戏主体的情况 | 第28-31页 | 
| 3.1.2 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 | 第31-36页 | 
| 3.1.3 亲子游戏的内容 | 第36-38页 | 
| 3.1.4 亲子游戏的互动分析 | 第38-42页 | 
| 3.1.5 小结 | 第42页 | 
| 3.2 影响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因素分析 | 第42-51页 | 
| 3.2.1 微观系统因素 | 第43-47页 | 
| 3.2.2 中观系统因素 | 第47-48页 | 
| 3.2.3 宏观系统因素 | 第48-50页 | 
| 3.2.4 小结 | 第50-51页 | 
|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1-59页 | 
| 4.1 本文结论 | 第51页 | 
| 4.2 更新观念 | 第51-53页 | 
| 4.2.1 正确认识幼儿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 
| 4.2.2 正确认识成人在幼儿游戏中的价值 | 第52-53页 | 
| 4.3 落实行动 | 第53-59页 | 
| 4.3.1 为孩子创设有利的游戏条件 | 第53-55页 | 
| 4.3.2 灵活运用游戏指导策略 | 第55-57页 | 
| 4.3.3 加强家园合作 | 第57-59页 | 
| 第五章 展望未来 | 第59-61页 | 
| 5.1 本文创新点 | 第59页 | 
| 5.2 本文局限性 | 第59页 | 
| 5.3 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 
| 附录1 | 第63-67页 | 
| 附录2 | 第67-68页 | 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