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政府中期财政规划研究--以H省省级为例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0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| (一)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(二)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| 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(一)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| (二)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7-20页 |
| (一)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| (二)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中期财政规划理论基础 | 第20-26页 |
| 一、中期财政规划的内涵 | 第20-23页 |
| (一)概念和本质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(二)构成要素 | 第21-22页 |
| (三)主要功能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中期财政规划理论基础 | 第23-26页 |
| (一)周期预算平衡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(二)功能财政理论 | 第24页 |
| (三)盈余管理理论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的现状和问题 | 第26-40页 |
| 一、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的现状 | 第26-30页 |
| (一)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实施背景 | 第26-27页 |
| (二)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主要做法 | 第27-29页 |
| (三)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取得的成效 | 第29-30页 |
| 二、H省省级中期财政规划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0页 |
| (一)经济发展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之间协调不够 | 第30-32页 |
| (二)财政收入规划预计困难 | 第32-34页 |
| (三)支出规划难以把握 | 第34-35页 |
| (四)编制基础不扎实 | 第35-36页 |
| (五)财政规划约束力不强 | 第36-37页 |
| (六)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联动机制需完善 | 第37-40页 |
| 第四章 国内外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 | 第40-46页 |
| 一、国内外实践和探索 | 第40-44页 |
| (一)国外实践探索 | 第40-42页 |
| (二)国内实践探索 | 第42-44页 |
| 二、国内外实践经验启示 | 第44-46页 |
| (一)财政规划编制基础坚实完备 | 第44页 |
| (二)财政规划编制方法科学合理 | 第44页 |
| (三)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的关系定位科学准确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推进地方中期财政规划的建议 | 第46-56页 |
| 一、加强财政规划编制顶层设计 | 第46-49页 |
| (一)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编制机制 | 第46-47页 |
| (二)规范政府政策管理,建立基线法预算模式 | 第47页 |
| (三)加强财政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 | 第47-48页 |
| (四)建立财政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联动机制 | 第48-49页 |
| (五)完善建立财政规划审查机制 | 第49页 |
| 二、夯实财政规划基础管理 | 第49-53页 |
| (一)建立宏观经济财政发展预测制度 | 第49-50页 |
| (二)构建核心部门与支出机构合作机制 | 第50-51页 |
| (三)加快转变预算管理理念 | 第51-52页 |
| (四)加强项目库建设 | 第52页 |
| (五)完善财政规划技术支撑 | 第52-53页 |
| 三、推进相关配套措施改革 | 第53-56页 |
| (一)加快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| 第53-54页 |
| (二)完善建立现代化预算制度 | 第54-55页 |
| (三)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| 第55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