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物抵债合同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言 | 第9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4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代物清偿理论及其缺憾 | 第16-27页 |
第一节 问题之引出 | 第16-18页 |
一、案情简介及裁判结果 | 第16-17页 |
二、代物清偿的理论与实践简述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对代物清偿观点的批判 | 第18-27页 |
一、“代物清偿”概念的历史由来 | 第18-21页 |
二、代物清偿实践合同论之批判 | 第21-23页 |
三、各国立法现状 | 第23-24页 |
四、代物清偿预约说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以物抵债合同理论 | 第27-39页 |
第一节 以物抵债合同概述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以物抵债合同成立要件 | 第28-30页 |
一、须有原债的关系存在 | 第28页 |
二、须有双方当事人关于以物抵债的合意 | 第28-29页 |
三、他种给付须与原定给付不同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以物抵债合同效力 | 第30-36页 |
一、以物抵债合同之于流质条款的解释及适用空间 | 第30-33页 |
二、以物抵债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 | 第33-35页 |
三、以物抵债合同与限定物权的效力优劣 | 第35-36页 |
第四节 虚假诉讼与以物抵债合同 | 第36-39页 |
一、以物抵债合同纠纷中的虚假诉讼 | 第36-37页 |
二、笔者之观点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以物抵债合同与相关制度识别 | 第39-46页 |
第一节 以物抵债合同与新债清偿 | 第39-42页 |
一、新债清偿 | 第39-40页 |
二、以物抵债合同与新债清偿辨析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以物抵债合同与债的更改 | 第42-46页 |
一、债的更改 | 第42-43页 |
二、以物抵债合同与债的更改辨析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结论及案例评述 | 第46-49页 |
一、对代物清偿的质疑批判 | 第46页 |
二、以物抵债合同理论 | 第46-48页 |
三、以物抵债合同与相关制度识别 | 第48页 |
四、案例评析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