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凝无机植筋胶的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2 植筋技术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3 植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1 国外植筋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3.2 国内植筋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无机胶凝材料简介 | 第18-20页 |
1.4.1 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必要性 | 第18页 |
1.4.2 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植筋技术的理论分析 | 第22-34页 |
2.1 植筋的粘结锚固机理与粘结滑移特性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1.1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机理 | 第22-23页 |
2.1.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滑移特性 | 第23-24页 |
2.1.3 植筋系统的粘结锚固机理 | 第24-27页 |
2.1.4 植筋系统的粘结滑移特性 | 第27-28页 |
2.2 植筋系统受拉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 | 第28-32页 |
2.2.1 植筋系统受拉破坏模式 | 第28-29页 |
2.2.2 植筋系统极限承载力 | 第29-32页 |
2.3 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快凝无机植筋胶的制备 | 第34-40页 |
3.1 试验原材料 | 第34-37页 |
3.1.1 矿渣粉 | 第34-35页 |
3.1.2 粉煤灰 | 第35-36页 |
3.1.3 水玻璃 | 第36页 |
3.1.4 氢氧化钠 | 第36-37页 |
3.2 配合比探索试验 | 第37-38页 |
3.3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无机胶植筋的静力拉拔试验 | 第40-61页 |
4.1 试验目的 | 第40页 |
4.2 植筋施工工艺 | 第40-43页 |
4.3 加载与数据采集 | 第43-44页 |
4.4 无机植筋的探索性试验 | 第44-47页 |
4.4.1 试验概况 | 第44-45页 |
4.4.2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| 第45页 |
4.4.3 荷载-位移曲线 | 第45-46页 |
4.4.4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5 混凝土块材上的无机植筋试验 | 第47-54页 |
4.5.1 试验概况 | 第47-48页 |
4.5.2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| 第48-49页 |
4.5.3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4页 |
4.6 混凝土框架上的无机植筋试验 | 第54-57页 |
4.6.1 试验概况 | 第54-55页 |
4.6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7 无机植筋与有机植筋的耐久性对比试验 | 第57-59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5章 无机植筋的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| 第61-75页 |
5.1 无机植筋的锚固深度设计方法 | 第61-63页 |
5.2 无机植筋的承载力设计方法 | 第63-66页 |
5.2.1 植筋承载力通用表达式 | 第63-64页 |
5.2.2 锚固深度影响系数1l 的确定 | 第64-65页 |
5.2.3 植筋角度影响系数2l 确定 | 第65-66页 |
5.2.4 承载力影响系数 l 的确定 | 第66页 |
5.2.5 算例 | 第66页 |
5.3 滨河路雨污井加固工程 | 第66-73页 |
5.3.1 工程概况 | 第66-68页 |
5.3.2 加固方案 | 第68-72页 |
5.3.3 现场抽样检测结果 | 第72-7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8页 |
结论 | 第75-76页 |
展望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)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