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武器工业论文--战车、战舰、战机、航天武器论文--战车论文--自行火炮论文

某型抗冲击波特种车身疲劳特性分析及轻量化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自行榴弹炮与膛口流场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自行榴弹炮的发展概述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膛口流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1.3 汽车疲劳耐久性与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汽车疲劳耐久性研究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轻量化技术研究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2 炮口流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 2.1 炮口流场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炮口初始流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火药气体流场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含制退装置的炮口冲击波流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炮口制退器的介绍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炮口制退器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2.3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仿真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湍流模型介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数值模拟离散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3 冲击波数值模拟分析第22-31页
    3.1 某型车载榴弹炮炮口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炮口冲击波数值模拟流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25-27页
    3.2 车载榴弹炮实弹射击实验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目的与对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概述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超压测试及数据处理第27-29页
    3.3 超压值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对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标结果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仿真与试验误差因素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4 驾驶室结构在冲击波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第31-42页
    4.1 驾驶室有限元建模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驾驶室数模及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建模第32-34页
    4.2 驾驶室瞬态动力学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瞬态动力学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驾驶室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4.3 试验验证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布置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试验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5 驾驶室结构在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分析第42-53页
    5.1 疲劳分析理论基础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疲劳的定义及特点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疲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5.2 某型车载榴弹炮驾驶室的疲劳损伤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定义载荷-时间序列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疲劳设计方法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定义材料参数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疲劳损伤计算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疲劳损伤仿真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6 驾驶室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第53-64页
    6.1 多目标优化设计理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试验设计方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响应面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多目标遗传算法第54-55页
    6.2 驾驶室顶部结构优化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建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6.3 驾驶室后围结构优化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建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6.4 轻量化结构疲劳耐久性验证第61-6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7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6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附录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型化无线电引信天线设计
下一篇:弹载单轴空心固定鸭舵式执行机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