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三维Massive MIMO信道建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论文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5G无线通信系统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Massive MIMO技术在5G中的角色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规划与安排第16-17页
第2章 MASSIVE MIMO信道建模基础第17-29页
    2.1 无线信道:传播和衰落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多径效应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道衰落第18页
    2.2 信道建模概述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路损与阴影衰落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几何的随机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相关性的随机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2.3 MASSIVE MIMO信道的传播特性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近场效应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非平稳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信道的正交性第26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3D MASSIVE MIMO KRONECKER信道建模第29-55页
    3.1 3D MIMO信道模型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3D MIMO建模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天线方向图计算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3D场景的路径损耗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3.2 3D MIMO信道建模流程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通用参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小尺度参数第36-40页
    3.3 3D MASSIVE MIMO KRONECKER信道建模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功率角度谱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传统3D MIMO Kronecker信道模型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3D Massive MIMO Kronecker信道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3.4 仿真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基于随机散射簇的非平稳3D空间信道建模第55-69页
    4.1 研究动机第55页
    4.2 基于随机散射簇的非平稳3D空间信道模型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概述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道的时变更新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阵列轴散射簇的演变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信道脉冲响应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抛物波前第60-61页
    4.3 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第61-63页
    4.4 仿真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结论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
下一篇:欠定盲源分离混合矩阵估计及源信号恢复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