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首饰设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| 第12-16页 |
一、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5页 |
二、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六节 论文写作思路及构架 | 第18-21页 |
一、论文写作思路 | 第18-19页 |
二、论文写作构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汉字的发展与文化特征 | 第21-40页 |
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| 第21-28页 |
一、汉字的起源 | 第21-24页 |
二、汉字的演变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汉字的特质与形式 | 第28-32页 |
一、汉字的特质 | 第28-29页 |
二、汉字的结构形式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汉字的功能 | 第32-34页 |
一、表意功能 | 第32页 |
二、符号功能 | 第32-33页 |
三、审美功能 | 第33页 |
四、文化功能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汉字的当代价值和发展前景 | 第34-40页 |
一、重拾汉字,回归文化自信 | 第34-35页 |
二、让汉字引领时尚创意 | 第35-37页 |
三、发现汉字的科学性 | 第37-38页 |
四、汉字的世界影响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汉字与首饰的关系 | 第40-79页 |
第一节 汉字与首饰的文化基因联系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汉字文化内涵及情感表达对首饰设计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一、汉字字义内涵的表达 | 第41-42页 |
二、汉字情感价值的表达 | 第42-43页 |
三、汉字文化内涵与认知人群的关系 | 第43页 |
第三节 汉字形体结构对首饰设计的启发 | 第43-52页 |
一、汉字的构形要素 | 第43-44页 |
二、汉字的结构形式 | 第44-46页 |
三、汉字的装饰手法 | 第46-52页 |
第四节 汉字与首饰结合的契机 | 第52-57页 |
一、汉字多元化表现的诉求 | 第53-54页 |
二、汉字传承与发展的要求 | 第54-56页 |
三、汉字形体结构与文化内涵符合首饰设计的要求 | 第56-57页 |
第五节 汉字首饰概念的界定 | 第57-70页 |
一、汉字首饰的定义 | 第57-58页 |
二、汉字首饰的特征 | 第58-59页 |
三、汉字首饰的价值 | 第59-63页 |
四、汉字首饰与非汉字首饰的区别 | 第63-64页 |
五、现代汉字首饰与传统汉字首饰的区别 | 第64-65页 |
六、汉字首饰素材的筛选依据和使用规范 | 第65-70页 |
第六节 汉字首饰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 | 第70-79页 |
一、首饰市场分析 | 第70-75页 |
二、汉字首饰市场展望 | 第75-79页 |
第四章 汉字首饰的表现形式 | 第79-97页 |
第一节 空间造型表现 | 第83-86页 |
一、平面造型 | 第83-84页 |
二、立体造型 | 第84页 |
三、规则造型 | 第84-85页 |
四、不规则造型 | 第85-86页 |
第二节 肌理质感表现 | 第86-89页 |
一、光滑质感 | 第86-87页 |
二、凹凸质感 | 第87-88页 |
三、自然纹路肌理 | 第88-89页 |
四、人工刻画肌理 | 第89页 |
第三节 图形图案装饰表现 | 第89-92页 |
一、几何图形 | 第90页 |
二、抽象图形 | 第90-91页 |
三、具象图形 | 第91页 |
四、中国传统图案纹样 | 第91-92页 |
第四节 色彩表现 | 第92-97页 |
一、本色表现 | 第93-94页 |
二、着色表现 | 第94页 |
三、单色表现 | 第94-95页 |
四、组合色表现 | 第95页 |
五、流行色表现 | 第95-97页 |
第五章 汉字首饰的设计方法 | 第97-119页 |
第一节 转化构成要素 | 第97-102页 |
一、构件细节转化 | 第97-98页 |
二、骨架形式转化 | 第98-102页 |
第二节 营造形式美 | 第102-108页 |
一、节奏与韵律 | 第103-105页 |
二、对称与平衡 | 第105-106页 |
三、变化与统一 | 第106-108页 |
第三节 表达创新思维 | 第108-116页 |
一、字体创新 | 第108-110页 |
二、功能创新 | 第110页 |
三、主题风格创新 | 第110-111页 |
四、题材创新 | 第111-112页 |
五、工艺材料创新 | 第112-114页 |
六、佩戴形式创新 | 第114-116页 |
第四节 汉字首饰的设计原则 | 第116-119页 |
一、识别性 | 第116页 |
二、独特性 | 第116-117页 |
三、创意性 | 第117页 |
四、实用性 | 第117页 |
五、工艺性 | 第117-118页 |
六、文化性 | 第118页 |
七、艺术性 | 第118-119页 |
第六章 汉字首饰实验设计 | 第119-181页 |
第一节 方案前期 | 第119-122页 |
一、设计背景 | 第119-121页 |
二、设计主题 | 第121-122页 |
三、设计定位 | 第122页 |
第二节 方案实施 | 第122-181页 |
一、方案分析 | 第123-129页 |
二、方案过程 | 第129-144页 |
三、方案呈现 | 第144-181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181-184页 |
一、研究成果 | 第181-182页 |
二、存在问题 | 第182页 |
三、未来展望 | 第182-184页 |
致谢 | 第184-1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5-1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