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二氯乙烷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2 氯乙烯生产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3 氯乙烯副产二氯乙烷的原因及抑制办法 | 第15-23页 |
1.3.1 对原料气夹带水分的控制 | 第17-20页 |
1.3.2 合成控制指标的调整 | 第20页 |
1.3.3 合成工艺的调整 | 第20-21页 |
1.3.4 撤热工艺的调整 | 第21-23页 |
1.4 国内高沸物处理工艺 | 第23-24页 |
1.5 二氯乙烷回收的必要性 | 第24-25页 |
1.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氯乙烯副产高沸物组成分析 | 第28-46页 |
2.1 检测分析与设备 | 第28-30页 |
2.2 检测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3页 |
2.3 二氯乙烷储槽物质成分 | 第33-42页 |
2.4 二氯乙烷回收装置的开发依据 | 第42-46页 |
2.4.1 二氯乙烷对生产的影响及目前处理工艺 | 第43-45页 |
2.4.2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副产高沸物成分物料性质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二氯乙烷回收装置设计 | 第46-62页 |
3.1 二氯乙烷等高沸物成份分离技术选择 | 第46-50页 |
3.1.1 二氯乙烷等高沸物成份分离流程选择 | 第47-49页 |
3.1.2 二氯乙烷回收提纯装置基础条件 | 第49页 |
3.1.3 分离塔中氯乙烯-二氯乙烷的气液相平衡数 | 第49-50页 |
3.1.4 VCM分离塔进料主要组分及产品 | 第50页 |
3.2 VCM分离塔进料各组分组成计算 | 第50-56页 |
3.2.1 分离塔的选择 | 第54页 |
3.2.2 分离塔塔板的选择 | 第54-56页 |
3.3 低沸塔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| 第56-57页 |
3.4 塔釜传热的核算 | 第57-60页 |
3.4.1 塔釜不同热源条件的选择 | 第58-60页 |
3.5 塔釜的高度与直径的计算 | 第60页 |
3.6 塔釜壁厚计算 | 第60-62页 |
第四章 二氯乙烷回收提纯装置的安装 | 第62-68页 |
4 项目装置设计布置的原则 | 第62-68页 |
4.1 装置仪表控制施工 | 第62-63页 |
4.2 二氯乙烷分离提纯研发装置工艺设计 | 第63-65页 |
4.2.1 二氯乙烷回收装置公用工程系统的设计 | 第63-64页 |
4.2.2 装置设备平面布置 | 第64-65页 |
4.3 二氯乙烷等高沸物回收提纯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65-68页 |
第五章 二氯乙烷装置的运行评估 | 第68-76页 |
5.1 装置生产整体运行情况 | 第68-69页 |
5.2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| 第69-72页 |
5.3 二氯乙烷回收提纯原始数据统计 | 第72-73页 |
5.4 二氯乙烷回收提纯装置的运行成本核算 | 第73-74页 |
5.5 副产二氯乙烷单耗核算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4-86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86-88页 |
附录 | 第88-90页 |
附件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