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、内容 | 第9-12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3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灾害预警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埋地管廊预警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3 故障诊断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4 线地埋地管廊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5 沉降作用下的综合管廊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基于故障诊断理论的黄土挖填结合区域综合管廊故障因素识别 | 第18-42页 |
2.1 故障诊断理论 | 第20-24页 |
2.2 BP神经网络 | 第24-25页 |
2.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黄土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故障诊断 | 第25-40页 |
2.3.1 综合管廊结构及特点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3.2 综合管廊故障因素识别 | 第28-38页 |
2.3.3 划分BP神经网络结构 | 第38-39页 |
2.3.4 BP神经网络的计算 | 第39-40页 |
2.4 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综合管廊变形破坏监测指标研究 | 第42-50页 |
3.1 故障树理论 | 第42-43页 |
3.2 黄土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故障树模型建立 | 第43-44页 |
3.3 黄土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变形检测指标确定 | 第44-49页 |
3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预警监测物理模型试验 | 第50-65页 |
4.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| 第50-52页 |
4.1.1 相似第一定理 | 第50-51页 |
4.1.2 相似第二定理 | 第51-52页 |
4.1.3 相似第三定理 | 第52页 |
4.2 试验设计 | 第52-53页 |
4.3 沉降模拟 | 第53-55页 |
4.4 监测仪器布设 | 第55-56页 |
4.5 数据采集 | 第56-57页 |
4.6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7-63页 |
4.7 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黄土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| 第65-73页 |
5.1 试验场地数值模型建立 | 第65-67页 |
5.1.1 几何尺寸 | 第65-66页 |
5.1.2 模块建立和网格划分 | 第66页 |
5.1.3 沉降模拟 | 第66-67页 |
5.2 有限元ABAQUS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7-71页 |
5.3 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六章 黄土挖填方区域综合管廊变形破坏预警判据研究 | 第73-82页 |
6.1 固定支座位移引发的破坏 | 第73-77页 |
6.2 固定端转角引发的破坏 | 第77-79页 |
6.3 底部脱空引发的变形破坏 | 第79-80页 |
6.4 小结 | 第80-8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