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创新点与难点 | 第12-13页 |
| 1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| 第13-20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及其理论渊源 | 第13-16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·理论渊源 | 第14-16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萌芽时期 | 第16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形成时期 | 第16-17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影响全球时期 | 第17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 | 第17-20页 |
| ·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| 第18页 |
| ·福利国家的"破产" | 第18-19页 |
| ·全球化趋势及全球化理论的兴起 | 第19-20页 |
| 2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、政策主张及其世界影响 | 第20-32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 | 第20-22页 |
| ·现代货币学派 | 第20-21页 |
| ·性预期学派 | 第21页 |
| ·公共选择学派 | 第21-22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 | 第22-24页 |
| ·经济理论方面 | 第22-23页 |
| ·政治理论方面 | 第23-24页 |
| ·国际战略方面 | 第24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世界影响 | 第24-32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| 第25-27页 |
| ·"华盛顿共识"对拉美地区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"休克疗法"对俄罗斯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| ·"颜色革命"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| 3 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 | 第32-49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 | 第32-34页 |
| ·国际垄断资本的新型理论形态 | 第32-33页 |
| ·国际合作中的新帝国主义 | 第33-34页 |
| ·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威胁 | 第34-38页 |
| ·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威胁 | 第35-36页 |
| ·"意识形态终结论" | 第36-37页 |
| 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威胁 | 第37-38页 |
| ·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分析 | 第38-49页 |
| 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| 第38-40页 |
| ·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| 第40-42页 |
| ·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| 第42-44页 |
| ·加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与合作 | 第44-46页 |
| 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| 第46-49页 |
| 结束语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