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基于SWMM模型对周河流域地表径流和非点源污染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水体非点源污染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课题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SWMM模型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SWMM模型介绍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SWMM模型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1.4 国内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内水体水质达标方案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结合SWMM模型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图第14-16页
第二章 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16-26页
    2.1 在制定水体水质达标方案中的应用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项目背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项目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污染物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污染物预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北洛河水质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水环境容量计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削减量及措施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在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项目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项目简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生态县建设指标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富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规划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模型在控制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模型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适用于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4-26页
第三章 SWMM模型原理第26-42页
    3.1 SWMM模型组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引言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SWMM可视化对象第26-29页
    3.2 模块类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含水层模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降雨模块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旱季污水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管网汇流模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径流模块第33页
    3.3 径流模拟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流域概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地表径流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地表汇流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3.4 SWMM模型精度校准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影响因素及校准步骤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计算参数灵敏度的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SWMM模型建立第42-58页
    4.1 研究地区概况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区域概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拟内容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模目的第44页
    4.2 区域概化和参数选择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概化研究区域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雨量及污染物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参数选择第48-53页
    4.3 建模过程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程创建和绘制对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设置对象属性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执行模拟第56-57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模拟结果分析第58-74页
    5.1 径流结果分析第5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径流水量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径流水质分析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节点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污染物总量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5.2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模拟结果第69-73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73-74页
结论与建议第74-76页
    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建议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第82-84页
   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82页
   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校外参与的项目第82页
   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第82页
   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-84页
感谢信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船舶余热利用动力涡轮设计与发电单元研究
下一篇:西藏某水库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