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一种双层结构的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学模型及应用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高速远程滑坡的定义和特点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高速远程滑坡空间预测研究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二章 双层滑坡模型理论推导第17-36页
    2.1 双层滑坡模型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2.2 单层滑体运动学模型推导第19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质模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数学模型第19-26页
    2.3 双层滑体运动学模型推导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质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学模型第27-32页
    2.4 模型讨论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侧压力系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视摩擦角第33-36页
第三章 模型的程序实现第36-45页
    3.1 有限差分程序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程序功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限差分算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程序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3.2 程序说明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稳定性条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运动速度计算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停止条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速度方向判断第42-45页
第四章 模型合理性的数值实验第45-55页
    4.1 算例1:单层三维滑坡实验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拟结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2 算例2:改进溃坝实验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拟结果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4.3 算例3:滑坡涌浪实验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拟结果分析第52-55页
第五章 工程应用——以大堡子滑坡为例第55-67页
    5.1 滑坡区概况第55-57页
    5.2 大堡子滑坡简介第57-59页
    5.3 模拟参数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滑坡模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模型参数选取第59-60页
    5.4 模拟结果分析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滑体空间分布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剖面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速度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成因分析第65-67页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阳新县泗店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效果分析
下一篇:基于变形监测的工程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设计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