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

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2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依据与历程第12-19页
    2.1 理论依据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实践依据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情依据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党情依据第16页
    2.3 检视依据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第17-18页
    2.4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历程第18-19页
3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科学内涵第19-26页
    3.1 基本思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守住底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突出重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完善制度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引导舆论第21页
    3.2 基本原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把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生命线第22页
    3.3 重大举措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绩优社会保障体系第25-26页
4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特点第26-30页
    4.1 继承性第26-27页
    4.2 创新性第27-29页
    4.3 时代性第29-30页
5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时代价值第30-37页
    5.1 理论指导价值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对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发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“中国梦”的思想内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提出了新时代民生工作方式方法第32页
    5.2 党建治党价值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突显党的宗旨初心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党的执政之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创新党的作风风貌第34页
    5.3 国际示范价值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民生事业的根本是惠及人民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眷顾世界民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世界各国对中国民生的向往第36-37页
6 结束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作者简介第43-44页
导师简介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及其理性自觉
下一篇:加拿大人文外交评析--以加中人文交流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