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13-21页 |
一、胞内体系统与Rab蛋白 | 第13-17页 |
1、细胞内吞 | 第13-14页 |
2、内吞介导的EGFR降解途径 | 第14-15页 |
3、外泌体 | 第15-16页 |
4、Rab蛋白 | 第16-17页 |
二、DENN结构域蛋白 | 第17-18页 |
三、新型DENN结构域蛋白 | 第18-21页 |
第一部分 FAM45A基因沉默和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 | 第21-41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1-26页 |
1.1 细胞株 | 第21页 |
1.2 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22-24页 |
1.4 试剂配制 | 第24-26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6-36页 |
2.1 细胞培养 | 第26页 |
2.2 构建FAM45A基因沉默稳转细胞系 | 第26-28页 |
2.3 CRISPR构建FAM45A基因敲除细胞系 | 第28-30页 |
2.4 q-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 | 第30-32页 |
2.5 Westernblotting | 第32-34页 |
2.6 基因组测序 | 第34-36页 |
3 结果 | 第36-40页 |
3.1 FAM45A基因沉默稳转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| 第36-37页 |
3.2 FAM45A基因敲除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| 第37-40页 |
4 结论 | 第40页 |
5 讨论 | 第40-41页 |
第二部分 FAM45A在细胞内囊泡转运通路中的功能 | 第41-66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41-44页 |
1.1 细胞株 | 第41页 |
1.2 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41-43页 |
1.4 试剂配制 | 第43-44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44-48页 |
2.1 细胞转染 | 第44-45页 |
2.2 免疫荧光IF | 第45页 |
2.3 活细胞中加入Lysotracker染料观察溶酶体变化 | 第45页 |
2.4 分子克隆 | 第45-46页 |
2.5 观察EGFR降解 | 第46-47页 |
2.6 检测细胞的外泌体 | 第47-48页 |
3 结果 | 第48-64页 |
3.1 FAM45A基因沉默细胞系中细胞器的形态变化 | 第48-50页 |
3.2 FAM45A基因沉默细胞系表型的回补 | 第50-54页 |
3.3 FAM45A基因沉默细胞系中的内吞过程动态分析 | 第54-62页 |
3.4 FAM45A基因沉默细胞系中的外泌体分泌 | 第62-64页 |
4 结论 | 第64-65页 |
5 讨论 | 第65-66页 |
第三部分 FAM45A的作用机制 | 第66-78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66-67页 |
1.1 细胞株 | 第66页 |
1.2 实验仪器 | 第66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66-67页 |
1.4 试剂配制 | 第67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67-73页 |
2.1 克隆Citrine-Rab27b质粒 | 第67-69页 |
2.2 克隆Citrine-Rab27b的突变质粒Citrine-Rab27b-T23N | 第69-70页 |
2.3 细胞培养 | 第70-71页 |
2.4 免疫共沉淀 | 第71-73页 |
3 结果 | 第73-76页 |
3.1 Rab27bcDNA的克隆 | 第73页 |
3.2 Citrine-Rab27b-T23N突变质粒的克隆 | 第73-74页 |
3.3 FAM45A与Rab27b-T23N的相互作用 | 第74-75页 |
3.4 FAM45A与Rab27b-wt的相互作用 | 第75-76页 |
4 结论 | 第76页 |
5 讨论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