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双矢量磁强计的磁异常探测及处理系统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1.1 磁异常探测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磁异常提取理论及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| 第11-13页 |
| 1.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系统框图 | 第13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AMR传感器及前端硬件检测部分设计 | 第14-39页 |
| 2.1 AMR传感器 | 第14-17页 |
| 2.1.1 磁阻传感器探测原理 | 第14-15页 |
| 2.1.2 磁阻传感器的选型 | 第15-17页 |
| 2.2 前端硬件检测部分总体设计方案及框图 | 第17-18页 |
| 2.3 磁信号采集电路板的设计与调试 | 第18-26页 |
| 2.3.1 HMC1053介绍 | 第18-19页 |
| 2.3.2 磁信号采集电路板功能简介 | 第19-20页 |
| 2.3.3 磁信号采集主要模块电路介绍 | 第20-24页 |
| 2.3.4 磁信号采集电路板的调试 | 第24-26页 |
| 2.4 置位/复位电路板的设计与调试 | 第26-33页 |
| 2.4.1 置位/复位原理介绍 | 第26-27页 |
| 2.4.2 置位/复位电路板简要介绍 | 第27-28页 |
| 2.4.3 置位/复位主要模块电路介绍 | 第28-30页 |
| 2.4.4 置位/复位电路板的调试 | 第30-33页 |
| 2.5 电源电路板的设计与调试 | 第33-35页 |
| 2.5.1 电源主要模块电路介绍 | 第33-34页 |
| 2.5.2 电源电路板的调试 | 第34-35页 |
| 2.6 硬件系统联合调试与验证 | 第35-38页 |
| 2.6.1 磁场源的搭建 | 第35-37页 |
| 2.6.2 硬件联调测试 | 第37-38页 |
| 2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基于LABVIEW的磁场记录软件设计 | 第39-52页 |
| 3.1 磁场记录软件总体设计及框图 | 第39-40页 |
| 3.2 磁场记录软件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| 第40-46页 |
| 3.2.1 系统程序设计模式 | 第40-43页 |
| 3.2.2 磁场记录系统的UI设计 | 第43-44页 |
| 3.2.3 数据采集卡简介 | 第44-46页 |
| 3.3 试验测量及结果 | 第46-51页 |
| 3.3.1 试验系统搭建及步骤 | 第46-47页 |
| 3.3.2 试验测量结果 | 第47-51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四章 磁异常探测及处理算法的研究 | 第52-57页 |
| 4.1 地球磁场及磁异常特征 | 第52页 |
| 4.2 空间磁场计算方法的研究 | 第52-54页 |
| 4.2.1 磁偶极子模型 | 第52-53页 |
| 4.2.2 直角坐标系下的求解 | 第53-54页 |
| 4.2.3 极坐标系下的求解 | 第54页 |
| 4.3 梯度测量法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| 5.1 论文总结 | 第57-58页 |
| 5.2 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