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真空电子学(电子物理学)论文--凝聚态物理学论文

电子型铜氧化物及尖晶石钛氧化物超导物性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5-45页
    1.1 超导的研究价值第16-17页
    1.2 超导简介第17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导材料第17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导机理第27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结第43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问题和结构第43-45页
第2章 超导薄膜的生长与作用第45-63页
    2.1 薄膜生长技术简介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磁控溅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脉冲激光沉积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分子束外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小结第50-51页
    2.2 超导薄膜的作用第5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合成亚稳相材料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输运测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备异质结及超晶格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小结第62-63页
第3章 最佳掺杂电子型铜氧化物双能隙的研究第63-74页
    3.1 磁通态霍尔电阻变号的研究背景第63-64页
    3.2 最佳掺杂La_(2-x)Ce_xCuO_(4±δ)(x=0.105)薄膜的制备及电输运测量第64-65页
    3.3 电输运测量结果及其可重复性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霍尔电导率在磁通态随温度和磁场的变号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霍尔电阻变号在不同氧含量样品中的可重复性第66-69页
    3.4 霍尔电阻变号的分析与讨论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于双能隙的定性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唯像Ginzburg-Landau理论的定量拟合第70-71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71-72页
    3.6 拓展与展望第72-74页
第4章 尖晶石氧化物超导LiTi_2O_4中的非常规超导特性第74-85页
    4.1 LTO的研究背景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LTO与电子型铜氧化物电子带的超导相似性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LTO中电子间的关联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LTO中反铁磁自旋涨落和轨道相关态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生长氧压对LTO薄膜性质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4.2 LTO薄膜的制备、电输运测量及离子液体调控第78-79页
    4.3 LTO的非常规超导特性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离子液体调控中T_c的变化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离子液体调控中轨道相关态和载流子浓度的变化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离子液体调控中线性电阻的变化第81-82页
    4.4 超导起始转变温度随生长氧压的变化第82-8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84-85页
第5章 新型尖晶石氧化物超导MgTi_2O_4的探索第85-102页
    5.1 尖晶石氧化物的研究背景第85-86页
    5.2 超导MTO薄膜的生长过程第86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激光溅射能量密度对薄膜性质的调节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生长温度对薄膜性质的调节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构建[MTO/SrTiO_3]_2 超晶格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其它条件对薄膜性质的调节第92-93页
    5.3 MTO超导的性质第93-94页
    5.4 MTO超导的来源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不同样品间的Mg/Ti值的变化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Ti的化合价在超导薄膜中的演变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理论计算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小结第98页
    5.5 结构表征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样品的结晶性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样品的外延性第99-100页
    5.6 展望第100-101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101-10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9页
致谢第119-121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1-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弹幕语言的互文性研究
下一篇: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机制研究--以“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”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