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前言 | 第12-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雷公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肾损伤作用研究 | 第17-29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1 药物与试剂 | 第17-18页 |
1.2 动物 | 第18页 |
1.3 仪器 | 第18页 |
2 药物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1 提取 | 第18页 |
2.2 减压浓缩 | 第18-19页 |
2.3 化学萃取 | 第19页 |
3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| 第19页 |
4 测定方法及检测指标 | 第19页 |
5 统计学方法 | 第19页 |
6 结果与结论 | 第19-27页 |
7 讨论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雷公藤不同部位对小鼠肾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| 第29-61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9-31页 |
1.1 药物与试剂 | 第29-30页 |
1.2 动物 | 第30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30-31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1 药物制备方法 | 第31页 |
2.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| 第31页 |
2.3 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KIM-1和ROS表达的变化 | 第31-33页 |
2.4 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Angll, caspase-3, GSH和TLR-4表达的变化 | 第33-34页 |
3 统计学方法 | 第34页 |
4 结果 | 第34-40页 |
4.1 肾组织中KIM-1和ROS表达的变化 | 第34-36页 |
4.2 肾组织中Angll, caspase-3, GSH和TLR-4表达的变化 | 第36-40页 |
5 讨论 | 第40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第三章 雷公藤不同提取部位对HK-2细胞的毒性作用 | 第61-69页 |
1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61-63页 |
1.1 材料 | 第61页 |
1.2 药品与试剂 | 第61-62页 |
1.3 仪器设备 | 第62页 |
1.4 主要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| 第62-6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63-64页 |
2.1 细胞培养 | 第63页 |
2.2 噻唑蓝(MTT)法测定细胞活力 | 第63页 |
2.3 Griess试剂比色法测定NO释放量 | 第63-64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64-67页 |
3.1 雷公藤不同提取部位对HK-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| 第64-66页 |
3.2 雷公藤不同提取部位对HK-2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 讨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雷公藤醇提物长期给药对大鼠肾脏的毒性作用 | 第69-78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69-70页 |
1.1 动物 | 第69页 |
1.2 药品与试剂 | 第69-70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70页 |
2 统计方法 | 第70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3.1 分组和给药 | 第70页 |
3.2 药物制备方法 | 第70页 |
3.3 一般检查 | 第70页 |
3.4 取材 | 第70-71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71-75页 |
4.1 一般状况观察 | 第71页 |
4.2 尿量观察 | 第71-72页 |
4.3 血生化肾功能检查 | 第72-74页 |
4.4 病理学检查 | 第74-75页 |
5 讨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8页 |
全文小结 | 第78-79页 |
肾毒性的检测指标概述 | 第79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5页 |
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95-96页 |
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状况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