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几个水稻MAR序列的筛选及其初步分析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英文缩略词第9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-25页
    1.1 MAR序列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2 MAR序列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1.3 MAR功能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AR对外源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AR对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和稳定性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AR对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1.4 MAR的作用机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DNA loop domains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MAR序列介导DNA甲基化调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MAR序列抑制同源配对和提高RNA阈值(RNA threshold)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MAR序列与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第18-19页
    1.5 MAR预测技术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MAR-Wiz(MarFinder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SMARTEST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MARSCAN (MRS criterion)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SIDD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ChrClass第23-25页
第2章 水稻MAR序列的筛选第25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常用生化试剂、仪器和生物技术公司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质粒和菌株第25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筛选候选MAR序列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克隆候选MAR序列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第27-28页
    2.3 检测gus酶活力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筛选转基因植株阳性株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转基因植株的潮霉素抗性检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检测转基因单株中gus酶活力第29-30页
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3.1 候选MAR序列的筛选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应用候选MAR序列构建gus基因表达载体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转基因阳性株的筛选第32-34页
    3.4 检测阳性株中gus酶活力第34-35页
    3.5 M2、M3、M6和M7对gus表达稳定性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3.6 结论第36-37页
第4章 讨论第37-39页
    4.1 MAR序列的筛选第37页
    4.2 M2、M3、M6和M7序列对GUS表达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4.3 MAR预测技术的可行性第38页
    4.4 后续工作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6页
附录1. 实验常用生化试剂、仪器和生物技术公司第46-47页
附录2. 本研究所涉及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第47-48页
附录3. 克隆候选MAR序列所用引物及所加酶切位点第48-49页
附录4. 常见实验步骤第49-53页
附录5. 实验所用MCS及质粒图谱第53-54页
附录6. 载体构建流程(图谱)第54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辣椒CaPUB59全长cDNA分离及其功能初步分析
下一篇:汉语普通话发音自动评测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