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绪论 | 第13-1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(一)国外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(二)国内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四、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| 第19-24页 |
一、循环经济 | 第19-20页 |
(一)循环经济的内涵 | 第19页 |
(二)循环经济的特征 | 第19-20页 |
二、激励机制 | 第20-22页 |
(一)激励机制的内涵 | 第20页 |
(二)激励机制的特征 | 第20-22页 |
三、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| 第22-24页 |
(一)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内涵 | 第22页 |
(二)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(三)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作用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及其政府激励机制 | 第24-35页 |
一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4-28页 |
(一)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| 第24-25页 |
(二)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步实践 | 第25-28页 |
二、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 | 第28-35页 |
(一)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概况 | 第28-31页 |
(二)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小循环”中的运行现状 | 第31-32页 |
(三)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在“中循环”中的运行现状 | 第32-33页 |
(四)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大循环”中的运行现状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及其影响 | 第35-40页 |
一、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 | 第35-38页 |
(一)思想仍需解放,定位亟待提升 | 第35-36页 |
(二)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小循环”中的存在问题 | 第36页 |
(三)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中循环”中的存在问题 | 第36页 |
(四)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大循环”中的存在问题 | 第36-37页 |
(五)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治理工具 | 第37-38页 |
二、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产生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(一)资源形势严峻 | 第38页 |
(二)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| 第38页 |
(三)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| 第38-39页 |
(四)政策空白和程序欠缺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的风险成本增加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推进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的完善对策研究 | 第40-47页 |
一、明确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 | 第40页 |
(一)指导思想 | 第40页 |
(二)战略定位 | 第40页 |
二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小循环”中的探索研究 | 第40-41页 |
(一)发挥政府效用,支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| 第40-41页 |
(二)以企业为重点突破,积极打造六大产业链 | 第41页 |
三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中循环”中的探索研究 | 第41-42页 |
(一)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圈建设 | 第41-42页 |
(二)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,推动城市生态工业网络形成 | 第42页 |
四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在“大循环”中的探索研究 | 第42-43页 |
(一)抓住发展机遇,巩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| 第42页 |
(二)促进产业合作,注入循环经济发展新生力量 | 第42-43页 |
五、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政府激励机制的总体探索研究 | 第43-47页 |
(一)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制度 | 第43页 |
(二)强化科技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43-44页 |
(三)强化财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44-45页 |
(四)健全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建设 | 第45页 |
(五)强化人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