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政府风行风评议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·政风行风评议 | 第12页 |
·百姓评站所 | 第12-13页 |
·政府绩效评估 | 第13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2 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的理论依据与国内实践 | 第20-27页 |
·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的必要性 | 第20-21页 |
·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的理论依据 | 第21-24页 |
·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的实践 | 第24-27页 |
·省部委政风行风评议实践 | 第24-25页 |
·大连市政风行风评议实践 | 第25-27页 |
3 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| 第27-34页 |
·政风行风评议的发展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拓宽评议范围 | 第27页 |
·深化评议内容 | 第27-28页 |
·规范评议机制 | 第28页 |
·多元评议手段 | 第28-29页 |
·政风行风评议现有机制 | 第29-31页 |
·政风行风建设学习教育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政风行风建设便民服务机制 | 第30页 |
·政风行风建设监督机制 | 第30页 |
·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机制 | 第30-31页 |
·政风行风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| 第31页 |
·政风行风评议机制所存问题 | 第31-34页 |
·评议评价机制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综合考评机制问题 | 第32页 |
·评议管理机制问题 | 第32-34页 |
4 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机制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机制的影响因素 | 第34-36页 |
·评议指标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评议参与人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评议方法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评议信息公开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评议结果应用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机制的效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评议结果的统计 | 第36页 |
·评议参与人态度 | 第36-37页 |
·评议对象的态度 | 第37-38页 |
5 基层政府政风行风评议机制的改进与创新 | 第38-48页 |
·建立百姓直接参与评议机制 | 第38-40页 |
·统筹考虑评议代表与被评议单位的关系 | 第38页 |
·扩大群众评议参与的覆盖面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高水平的评议队伍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0-42页 |
·建立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 | 第42-44页 |
·建立评议结果运用机制 | 第44-48页 |
·及时反馈评议结果 | 第44页 |
·加大对评议结果的运用力度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健全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| 第45-47页 |
·完善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| 第47-48页 |
6 案例:大连经验、庄河模式及王家经验分析 | 第48-61页 |
·"大连经验"案例分析(地级) | 第48-51页 |
·"庄河模式"案例分析(县级) | 第51-54页 |
·"王家经验"案例分析(乡镇级) | 第54-59页 |
·案例总结 | 第59-61页 |
7 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