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--国民收入、国民财富论文

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通胀福利成本差异的测度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1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、创新和不足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和不足第17-19页
2 文献综述第19-25页
    2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统宏观货币理论下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其他相关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国内相关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文献评述第23-25页
3 我国通货膨胀及福利成本的理论分析第25-33页
    3.1 相关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通货膨胀的界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 3.2 通货膨胀的福利效应第27-28页
    3.3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方法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消费者剩余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货币效用模型(MIU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现金预留模型(CIA)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模型的比较第32-33页
4 福利成本差异测度的方法及步骤第33-42页
    4.1 本文研究模型的改进与选择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型的改进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4.2 变量设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被解释变量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解释变量第36-37页
    4.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7-38页
    4.4 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单位根检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的检验第40-41页
    4.5 参数估计方法第41页
    4.6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测算方法第41-42页
5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2-58页
    5.1 相关数据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居民储蓄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通货膨胀率第43-45页
    5.2 实证检验结果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面板数据的的协整检验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的检验结果第47页
    5.3 参数估计结果第47-49页
    5.4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测算结果第49-52页
    5.5 通胀福利成本差异的原因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通货膨胀的差异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差异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通货膨胀预期的推动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消费结构的差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资产持有结构的差异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6 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第57-58页
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58-61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缩小收入差距,完善多层次消费结构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附录第64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
下一篇: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--以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