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系统动力方程及其极限解 | 第15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系统分析模型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3 系统方程的建立 | 第16-19页 |
2.4 系统方程极限参数分析 | 第19-29页 |
2.4.1 下索与桥面之间横向连接刚度无穷大的情况 | 第19-26页 |
2.4.2 下索与桥面之间横向连接刚度为零的情况 | 第26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系统非极限参数分析 | 第30-69页 |
3.1 长度比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分析 | 第30-37页 |
3.1.1 位置比取 0.3 时长度比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1.2 位置比取 0.4 时长度比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1.3 位置比取 0.5 时长度比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4 长度比分析小结 | 第36-37页 |
3.2 位置比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分析 | 第37-55页 |
3.2.1 频率比取1时位置比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2.2 频率比取 0.8 时位置比分析 | 第40-48页 |
3.2.3 频率比取 0.6 时位置比分析 | 第48-55页 |
3.2.4 位置比分析小结 | 第55页 |
3.3 频率比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分析 | 第55-65页 |
3.3.1 长度比取1时频率比分析 | 第56-62页 |
3.3.2 长度比取0.8时频率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3.3.3 频率比分析小结 | 第64-65页 |
3.4 质量张力比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分析 | 第65-68页 |
3.4.1 位置比取 0.4 时质量张力比分析 | 第65-66页 |
3.4.2 位置比取 0.5 时质量张力比分析 | 第66-67页 |
3.4.3 质量张力比分析小结 | 第67-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4章 双拉索结构模型试验 | 第69-87页 |
4.1 试验概况 | 第69-73页 |
4.1.1 拉索试验模型简述 | 第69页 |
4.1.2 横向连接材料 | 第69-71页 |
4.1.3 试验设备 | 第71-73页 |
4.2 单索性能测试 | 第73-75页 |
4.2.1 单索试验 | 第73-74页 |
4.2.2 理论计算 | 第74-75页 |
4.2.3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5页 |
4.3 0.2L位置试验 | 第75-81页 |
4.3.1 形状记忆合金试验 | 第76-79页 |
4.3.2 尼龙线试验 | 第79-81页 |
4.4 0.4L位置试验 | 第81-85页 |
4.4.1 形状记忆合金试验 | 第81-84页 |
4.4.2 尼龙线试验 | 第84-8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