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合肥膨胀土非饱和特性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2.1 膨胀土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2.2 非饱和土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.3 应力路径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膨胀土基本特性研究 | 第24-32页 |
2.1 取土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| 第24-26页 |
2.1.1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24-25页 |
2.1.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用土基本特性 | 第26-31页 |
2.2.1 基本物质组成 | 第26-27页 |
2.2.2 基本物理性质 | 第27-28页 |
2.2.3 无侧限抗压强度 | 第28-3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非饱和土应力路径的实验研究 | 第32-63页 |
3.1 应力路径概述 | 第32-33页 |
3.2 测试仪器介绍 | 第33-38页 |
3.3 实验原理及方案 | 第38-41页 |
3.3.1 实验原理 | 第38-39页 |
3.3.2 非饱和膨胀土强度试验方案 | 第39页 |
3.3.3 非饱和膨胀土应力路径实验方案 | 第39-41页 |
3.4 实验步骤 | 第41-44页 |
3.5 实验结果 | 第44-58页 |
3.5.1 原状非饱和膨胀土强度试验结果 | 第44-51页 |
3.5.2 非饱和膨胀土应力路径试验结果 | 第51-58页 |
3.6 讨论分析 | 第58-6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| 第63-78页 |
4.1 微结构概述 | 第63页 |
4.2 微观结构的研究方法 | 第63-67页 |
4.2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简介 | 第64-65页 |
4.2.2 IPP软件介绍 | 第65-67页 |
4.3 试验样品制备 | 第67-68页 |
4.4 膨胀土微观结构研究分析 | 第68-77页 |
4.4.1 膨胀土微观结构的定性分析 | 第68-72页 |
4.4.2 膨胀土微观结构的定量研究 | 第72-76页 |
4.4.3 膨胀土能谱分析 | 第76-7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8-80页 |
5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5.2 后续研究方向及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