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1 油棕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2 果树授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2.1 开花生物学相关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 传粉生物学研究 | 第12页 |
1.2.3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4 花粉管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3页 |
2.1 材料 | 第16-17页 |
2.1.1 试验地概况 | 第16页 |
2.1.2 供试材料 | 第16页 |
2.1.3 材料处理 | 第16页 |
2.1.4 主要试剂 | 第16-17页 |
2.1.5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17页 |
2.2 方法 | 第17-23页 |
2.2.1 开花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2.2.2 花粉活力和花粉量的测定 | 第17-18页 |
2.2.3 花粉形态的观察 | 第18页 |
2.2.4 柱头可授性的测定 | 第18页 |
2.2.5 花粉萌发前后和授粉后不同时间点雌花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18-23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41页 |
3.1 开花生物学的观测 | 第23-24页 |
3.1.1 雌花花部形态的观测 | 第23-24页 |
3.1.2 雄花花部形态的观测 | 第24页 |
3.2 油棕花粉活力和花粉量的测定结果 | 第24-27页 |
3.2.1 油棕花粉活力的测定结果 | 第24-27页 |
3.2.2 油棕花粉量的测定结果 | 第27页 |
3.3 油棕花粉形态观测 | 第27-30页 |
3.3.1 花粉大小与形态结构 | 第27-28页 |
3.3.2 花粉外壁纹饰与萌发孔沟 | 第28-30页 |
3.4 油棕柱头可授性的测定结果 | 第30-32页 |
3.4.1 雌花不同开放状态下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趋势 | 第30-31页 |
3.4.2 不同果壳类型的油棕柱头可授性的日变化动态比较 | 第31-32页 |
3.5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2-41页 |
3.5.1 油棕花粉和雌花RNA提取结果 | 第32-33页 |
3.5.2 油棕花粉和雌花cDNA质量检测 | 第33-34页 |
3.5.3 油棕花粉萌发前后和授粉后雌花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| 第34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4页 |
4.1 花部特征与授粉的关系 | 第41页 |
4.2 花粉的萌发与贮藏 | 第41页 |
4.3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选择 | 第41页 |
4.4 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 | 第41-42页 |
4.5 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| 第42-43页 |
4.6 下一步研究计划 | 第43-44页 |
5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