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8-13页 |
一、问题的缘起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8-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五、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我国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概述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司法会计学概述 | 第13-15页 |
一、“司法会计”含义的嬗变 | 第13-14页 |
二、司法会计学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三、界定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| 第15页 |
第二节 关于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分歧 | 第15-18页 |
一、司法会计检查能否作为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 | 第16-17页 |
二、舞弊审计是否能够作为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本章小结 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的碎片化和模糊化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司法会计检查不是司法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| 第19-24页 |
第一节 司法会计检查的基本含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对司法会计检查内在逻辑的反思:以侦查学为视角 | 第21-22页 |
本章小结 司法会计检查应作为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舞弊审计不是司法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| 第24-31页 |
第一节 舞弊审计概述 | 第24-26页 |
一、舞弊审计的含义 | 第24-25页 |
二、舞弊审计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舞弊审计的内在逻辑 | 第26-30页 |
一、舞弊审计与审计学的天然联系 | 第26页 |
二、对舞弊审计理论基础的反思:专家证人制度的困境 | 第26-30页 |
本章小结 舞弊审计应作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司法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司法会计鉴定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司法鉴定制度较为全面、完善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实践活动以司法会计鉴定为主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司法会计学研究对象的重构:以司法会计鉴定为中心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