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前言 | 第9-16页 |
(一)写作缘起 | 第9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9-15页 |
(三)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一、陈先达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历程 | 第16-24页 |
(一)走近马克思主义哲学 | 第16-18页 |
(二)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 | 第18-21页 |
(三)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| 第21-24页 |
二、立足哲学基本问题科学阐发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| 第24-30页 |
(一)阐释物质概念的科学内涵 | 第24-27页 |
(二)探讨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础性作用 | 第27-30页 |
三、立足主客体关系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| 第30-36页 |
(一)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| 第30-33页 |
(二)揭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双重维度 | 第33-36页 |
四、立足中国国情深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 | 第36-43页 |
(一)历史规律的探寻之道 | 第36-38页 |
(二)历史事实的分析之道 | 第38-40页 |
(三)历史发展的实现之道 | 第40-43页 |
五、陈先达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启示 | 第43-53页 |
(一)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须坚持理论创新 | 第43-46页 |
(二)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须加强实践创新 | 第46-49页 |
(三)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须注重文风创新 | 第49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:陈先达著述目录(1930.12.30-2018.3.30) | 第58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