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水土保持论文--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

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坡面细沟形态演化研究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1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细沟形态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细沟发育过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细沟发育机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评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、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拟解决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目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17-19页
2 研究区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2.1 地理位置第19页
    2.2 自然概况第19-21页
3 数据与方法第21-29页
    3.1 细沟形态参数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沟横断面形态参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单沟平面形态参数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单沟纵比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沟系拓扑参数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沟系分形参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沟系形态规模参数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坡面细沟形态数据获取第24-26页
    3.3 数据处理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维点云数据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坡面DEM生成和全站仪数据的处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细沟和沟沿线的提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横断面参数的提取第28-29页
4 单沟形态演化第29-60页
    4.1 横断面形态时间演化第29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细沟宽度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细沟深度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细沟横断面面积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细沟宽深比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细沟横断面形状指标第42-46页
    4.2 横断面形态沿程演化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细沟宽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细沟深度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细沟横断面面积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细沟宽深比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细沟横断面形状指标第53-55页
    4.3 平面形态演化第55-58页
    4.4 纵比降演化第58-60页
5 沟系形态演化第60-68页
    5.1 沟系拓扑特征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沟系总长度及密度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沟系割裂度及复杂度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沟系节点数、分叉比及长度比第62-63页
    5.2 沟系分形特征第63-64页
    5.3 沟系形态规模特征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沟系蚀积特征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沟系侵蚀积分及信息熵第66-68页
6 细沟演化影响因素第68-71页
    6.1 地形因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坡度和坡长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坡形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其它地形条件第69页
    6.2 植被条件第69-70页
    6.3 人为因素第70-71页
7 结论与展望第71-74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71-73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73页
    7.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0页
致谢第80-83页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元谋干热河谷陷穴空间格局特征及发育影响因素
下一篇:干热河谷土砾混合坡面细沟侵蚀的水力学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