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绪论:和谐医患关系建构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”的微观逻辑 | 第12-28页 |
第一节 医患关系伦理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医患关系伦理研究述评 | 第15-25页 |
一、医患关系伦理学界定 | 第15-16页 |
二、对医患关系的理论阐释 | 第16-17页 |
三、医患关系中的焦点问题——知情同意研究 | 第17-21页 |
四、化解医患冲突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| 第21-25页 |
第三节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| 第25-28页 |
第一章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伦理问题 | 第28-51页 |
第一节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社会伦理问题 | 第28-40页 |
一、伦理的失范:医患关系的信任危机 | 第28-31页 |
二、环境的羔羊:医生获得感的伦理缺失 | 第31-34页 |
三、被动与主动的博弈:患者寻医感的伦理异化 | 第34-36页 |
四、制度的失范:“医闹”事件中医疗体制的伦理缺位 | 第36-40页 |
第二节 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技术伦理问题 | 第40-51页 |
一、器官移植:从技术理性到生命伦理 | 第40-43页 |
二、辅助生殖技术:技术理性带来的伦理困惑 | 第43-45页 |
三、临终关怀:生与死的伦理抉择 | 第45-51页 |
第二章 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 | 第51-74页 |
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念考察 | 第51-62页 |
一、医患关系的多学科视角 | 第52-55页 |
二、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化 | 第55-62页 |
第二节 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辨析 | 第62-74页 |
一、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业缘信托关系 | 第62-63页 |
二、医方和患方:差异化的伦理关系 | 第63-69页 |
二、善待和惠泽生命:医患关系的伦理共识关怀。 | 第69-74页 |
第三章 医师职业的伦理特色 | 第74-97页 |
第一节 几种经典的医师职业观 | 第74-82页 |
一、救死扶伤的职业信仰 | 第74-76页 |
二、亚健康的执业环境 | 第76-81页 |
三、堪忧的职业认同感 | 第81-82页 |
第二节 医师职业的伦理张力 | 第82-88页 |
一、科学性与人文性 | 第82-86页 |
二、自为性与为他性 | 第86-87页 |
三、多样性与唯一性 | 第87-88页 |
第三节 医师职业的伦理向度 | 第88-97页 |
一、医师的职业声望 | 第88-91页 |
二、医师职业情境权威 | 第91-97页 |
第四章 患者角色的弱势伦理 | 第97-110页 |
第一节 患者角色理论界定 | 第97-99页 |
一、患者角色的概念解读 | 第97-98页 |
二、患者角色的确认过程 | 第98页 |
三、影响患者角色认同的因素 | 第98-99页 |
第二节 患者角色的伦理特点 | 第99-105页 |
一、患者角色的弱势感 | 第99-102页 |
二、患者角色的心理依赖 | 第102-105页 |
第三节 影响患者角色的环境变量 | 第105-110页 |
一、医务人员的干预 | 第105-107页 |
二、媒体及网络环境的干预 | 第107-110页 |
第五章 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原则 | 第110-138页 |
第一节 知情同意原则 | 第110-128页 |
一、知情同意解读与知情同意权 | 第110-113页 |
二、知情同意的中国伦理传统 | 第113-122页 |
三、“病人参与”的西方知情同意观念 | 第122-124页 |
四、“知情同意权”与中国的家庭伦理 | 第124-126页 |
五、知情同意的权变和实施限度 | 第126-128页 |
第二节 患者生命至上原则 | 第128-130页 |
一、医学诊疗中的患者生命至上原则 | 第128-129页 |
二、医院监管中的患者生命至上原则 | 第129-130页 |
三、临终关怀是生命至上原则的终极体现 | 第130页 |
第三节 信任公正原则 | 第130-138页 |
一、宏观医患关系上的公正信任原则 | 第131-136页 |
二、微观医患关系中的公正信任原则 | 第136-138页 |
结语: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共同体 | 第138-1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0-149页 |
致谢 | 第149-1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