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--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

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策略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第7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文献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难点第13-14页
第2章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理论依据第14-24页
    2.1 公共话语平台的形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话语平台的涵义及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环境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地方政府、民众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行为关系辨析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方政府:地方公共话语平台的主要建构者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民众:地方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的主要参与者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方公共话语平台:基层“善治”的重要保障第19页
    2.3 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理论依据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治参与视角下的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22-24页
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现状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3.1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概况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制度保障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我国地方政府参与公共话语建构的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 3.2 我国地方政府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已有成就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初见端倪的制度保障体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新思维、新视角指导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新媒体、新技术助力公共话语平台建构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存在的问题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样无序:平台整合度不高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形式单一:传播策略创新不足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被动应对:话语处置不及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互动有限:话语设置缺乏认同第31-33页
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的策略第33-43页
    4.1 沟通理性:公共话语平台存在的现实基础第33-35页
    4.2 民主治理:公共话语参与地方“善治”的政治保障第35-36页
    4.3 载体建设:整合视角下的多平台互动一体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借力新媒体技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整合现有公共资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多平台互动一体化第37-38页
    4.4 制度建设:保障平台建构专业化、规范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民主制度具体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业务指南第39-40页
    4.5 氛围建设:营造全员参与的民主氛围第40-43页
结语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11年新加坡大选及其政治影响探析
下一篇: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路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