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49页 |
1.1 纳米催化剂简介 | 第13-15页 |
1.2 纳米有机催化剂 | 第15-18页 |
1.3 纳米电催化剂 | 第18-24页 |
1.3.1 电催化氧还原催化剂 | 第19-22页 |
1.3.2 电催化甲醇氧化催化剂 | 第22-24页 |
1.4 Pt基纳米材料 | 第24-36页 |
1.4.1 超细Pt基纳米粒子(0D) | 第24-26页 |
1.4.2 超细Pt基纳米线(1D) | 第26-31页 |
1.4.3 Pt基纳米片或者Pt基三支材料(2D) | 第31-33页 |
1.4.4 Pt基纳米树枝状结构(3D) | 第33-36页 |
1.5 论文选题及研究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9页 |
第二章 超细金属纳米粒子(0D):硫醚修饰的共价有机骨架材料调控合成超细均一的Pt/Pd纳米粒子及其催化应用 | 第49-73页 |
2.1 引言 | 第49-5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51-54页 |
2.2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1页 |
2.2.2 合成硫醚修饰的二胺单体 | 第51-53页 |
2.2.3 合成Thio-COF | 第53页 |
2.2.4 合成PtNPs@COF和PdNPs@COF | 第53页 |
2.2.5 PtNPs@COF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| 第53页 |
2.2.6 PdNPs@COF催化Suzuki-Miyaura偶联反应 | 第53-54页 |
2.3 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54-6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附录:单体核磁数据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第三章 超细金属纳米线(1D):Pt纳米线催化还原氰类化合物合成叔胺类化合物. | 第73-90页 |
3.1 引言 | 第73-7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74-75页 |
3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74页 |
3.2.2 合成超细Pt纳米线 | 第74-75页 |
3.2.3 Pt纳米线催化合成仲胺类化合物 | 第75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1页 |
3.3.1 超细Pt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| 第75-76页 |
3.3.2 Pt纳米线催化合成叔胺类化合物 | 第76-8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1页 |
附录:底物核磁数据 | 第81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
第四章 超细金属纳米线(1D):Pt纳米线催化硝基甲烷或者甲胺与醛多步偶联合成N-烷基胺类化合物 | 第90-103页 |
4.1 引言 | 第90-91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91-92页 |
4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91页 |
4.2.2 合成超细Pt纳米线 | 第91页 |
4.2.3 Pt纳米线催化合成N-烷基叔胺类化合物 | 第91-92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2-9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9页 |
附录:底物核磁数据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3页 |
第五章 蠕虫状的PtMo纳米线(1D):作为电催化剂高效催化甲醇氧化 | 第103-118页 |
5.1 前言 | 第103-105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105-106页 |
5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105页 |
5.2.2 合成蠕虫状的PtMo纳米线 | 第105页 |
5.2.3 蠕虫状的PtMo纳米线的表征 | 第105页 |
5.2.4 甲醇氧化反应 | 第105-106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1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18页 |
第六章 表面支化PtIr三支材料(2D):一锅法合成,作为电催化剂高效催化氧气还原 | 第118-131页 |
6.1 引言 | 第118-119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119-120页 |
6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119页 |
6.2.2 合成PtIrDTPs | 第119-120页 |
6.2.3 PtIrDTPs的表征 | 第120页 |
6.2.4 氧还原反应 | 第120页 |
6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20-12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1页 |
第七章 树枝状Pt纳米材料(3D):氨气和卤素共同调控合成,作为电催化剂高效催化氧还原 | 第131-148页 |
7.1 前言 | 第131-133页 |
7.2 实验部分 | 第133-134页 |
7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133页 |
7.2.2 合成树枝状Pt纳米材料 | 第133页 |
7.2.3 树枝状Pt纳米材料的表征 | 第133页 |
7.2.4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| 第133-134页 |
7.2.5 氧还原电催化测试 | 第134页 |
7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34-143页 |
7.3.1 多孔Pt树枝状纳米材料的合成以及表征 | 第134-135页 |
7.3.2 氨气在合成中的作用 | 第135-136页 |
7.3.3 卤素离子在合成中的作用 | 第136-138页 |
7.3.4 理论计算验证卤素在Pt(111)面上的吸附作用 | 第138-140页 |
7.3.5 PtNDs的形成过程研究 | 第140-141页 |
7.3.6 多孔树枝状Pt的电催化应用 | 第141-143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3-148页 |
第八章 PtRu纳米支状材料(3D):一锅法合成,作为电催剂高效催化甲醇氧化.. | 第148-162页 |
8.1 引言 | 第148-149页 |
8.2 实验部分 | 第149-150页 |
8.2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149页 |
8.2.2 合成PtRu支状材料 | 第149-150页 |
8.2.3 PtRu纳米支状材料的表征 | 第150页 |
8.2.4 甲醇氧化反应 | 第150页 |
8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50-158页 |
8.4 本章小结 | 第1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8-162页 |
总结 | 第162-1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165-168页 |
已发表论文 | 第165-168页 |
名词缩写说明 | 第168-169页 |
致谢 | 第169-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