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22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 研究方法、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| 第23-26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说明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8-36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8-3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30-34页 |
2.3 理论框架构建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及主要质量控制技术 | 第36-46页 |
3.1 我国细羊毛质量现状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2 主要细羊毛质量控制技术 | 第40-4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66页 |
4.1 细毛羊养殖户样本基本情况 | 第46-47页 |
4.2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| 第47-54页 |
4.3 细毛羊养殖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4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6-78页 |
5.1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基本情况 | 第66-67页 |
5.2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| 第67-71页 |
5.3 细毛羊规模养殖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1-7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六章 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8-89页 |
6.1 细毛羊种羊场发展情况 | 第78-79页 |
6.2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| 第79-82页 |
6.3 细毛羊种羊场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2-8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七章 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9-102页 |
7.1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| 第89-90页 |
7.2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| 第90-93页 |
7.3 细毛羊专业合作社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93-101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八章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| 第102-124页 |
8.1 养殖主体参与羊毛质量控制协作的必要性与内在动因 | 第102-106页 |
8.2 细毛羊养殖主体质量控制协作模式分析 | 第106-114页 |
8.3 主要协作模式对养殖主体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| 第114-118页 |
8.4 养殖户协作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18-122页 |
8.5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第九章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措施及经验总结 | 第124-136页 |
9.1 澳大利亚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| 第124-128页 |
9.2 新西兰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| 第128-130页 |
9.3 南非羊毛质量控制措施 | 第130-131页 |
9.4 国外羊毛质量控制经验总结 | 第131-135页 |
9.5 本章小结 | 第135-136页 |
第十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136-145页 |
10.1 主要结论 | 第136-140页 |
10.2 政策建议 | 第140-144页 |
10.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44-1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5-154页 |
附录 | 第154-167页 |
致谢 | 第167-1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