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37页 |
1.1 前言 | 第17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17-20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| 第20-25页 |
1.3.1 LiMO_2型传统层状正极材料 | 第20-22页 |
1.3.2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 | 第22-23页 |
1.3.3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| 第23-25页 |
1.4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25-33页 |
1.4.1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结构 | 第26页 |
1.4.2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反应机理 | 第26-28页 |
1.4.3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结构演变机制 | 第28-29页 |
1.4.4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| 第29-30页 |
1.4.5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体相掺杂 | 第30-31页 |
1.4.6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表面修饰 | 第31-32页 |
1.4.7 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混合结构设计 | 第32-33页 |
1.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33-37页 |
第2章 实验试剂与测试方法 | 第37-45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37-38页 |
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38-39页 |
2.3 材料的表征 | 第39-42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9页 |
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3.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40页 |
2.3.4 拉曼光谱分析 | 第40页 |
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3.6 红外光谱 | 第41页 |
2.3.7 质谱分析 | 第41页 |
2.3.8 材料力学性能万能试验机 | 第41-42页 |
2.3.9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| 第42页 |
2.4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| 第42-45页 |
2.4.1 电极片的制备 | 第42页 |
2.4.2 扣式电池的组装 | 第42-43页 |
2.4.3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43页 |
2.4.4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43页 |
2.4.5 电化学阻抗测试 | 第43-44页 |
2.4.6 恒流间歇滴定测试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磷酸锂表面包覆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研究 | 第45-59页 |
3.1 前言 | 第45页 |
3.2 样品的合成 | 第45-4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6页 |
3.3.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特征 | 第46-50页 |
3.3.2 材料的表面化学分析 | 第50页 |
3.3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50-54页 |
3.3.4 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 | 第54-55页 |
3.3.5 材料的热安全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9页 |
第4章 硼氧化物表面包覆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研究 | 第59-77页 |
4.1 前言 | 第59-60页 |
4.2 样品的合成 | 第6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0-75页 |
4.3.1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研究 | 第60-65页 |
4.3.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65-68页 |
4.3.3 材料的结构演变机制研究 | 第68-71页 |
4.3.4 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 | 第71-75页 |
4.3.5 材料的热安全性研究 | 第7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5章 氟氧化铋表面包覆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研究 | 第77-93页 |
5.1 引言 | 第77页 |
5.2 样品的合成 | 第77-78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8-92页 |
5.3.1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研究 | 第78-81页 |
5.3.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结构演变机制 | 第81-85页 |
5.3.3 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分析 | 第85-86页 |
5.3.4 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 | 第86-88页 |
5.3.5 材料的热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研究 | 第88-9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6章 氮化锂作为富锂锰氧正极材料电极添加剂的研究 | 第93-109页 |
6.1 引言 | 第93-94页 |
6.2 样品的合成 | 第94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7页 |
6.3.1 电极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| 第94-97页 |
6.3.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97-100页 |
6.3.3 电极的表面/界面性质研究 | 第100-106页 |
6.3.4 电极的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| 第106页 |
6.3.5 全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06-10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7章 聚(偏二氟乙烯-六氟丙烯)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在富锂锰氧金属锂电池中的应用 | 第109-121页 |
7.1 前言 | 第109-110页 |
7.2 样品的合成 | 第110页 |
7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0-120页 |
7.3.1 形貌和结构表征 | 第110-113页 |
7.3.2 吸液率测试 | 第113-114页 |
7.3.3 机械性能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7.3.4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116-118页 |
7.3.5 材料的形貌分析 | 第118-119页 |
7.3.6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 | 第119-120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1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53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53-156页 |
致谢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