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江南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观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的不足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对象与视角选择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具体研究范围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技术路线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研究创新点第22-24页
第二章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观的内涵第24-32页
    2.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观概述第24页
    2.2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观的生成背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缘基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文化融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耕读制度第25-27页
    2.3 江南传统村落理想人居环境模式的原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文学中的潜象:桃花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观照下的图景:山水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天地间的形势:理想风水模式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观的特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认知:以人为本、天人合一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审美:境生象外、和合为美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营造:万物有序、理景为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认知观第32-56页
    3.1 传统人文观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传统人文观概述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传统人文观的内涵第32-37页
    3.2 传统时空观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传统时空观概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传统时空观的内涵第38-45页
    3.3 传统生态观第45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统风水学概述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传统生态观的内涵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江南传统村落的理想人居环境模式第53-5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观第56-70页
    4.1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观形成的哲学基础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与自然和谐的道家生态审美观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与社会和谐的儒家道德伦理审美观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与身心和谐的释家精神审美观第61-63页
    4.2 山水画: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的观照方式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山水画与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山水画的审美观照方式第63-6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营造观第70-107页
    5.1 理景: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观的内核第7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理景概述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理景内涵的延伸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理景的手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豸峰全图中的理景潜象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江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观的理景表达第76-91页
    5.2 观山水章法,理村落外部人居环境的经营布局第91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山水经营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八景”经营第94-95页
    5.3 融儒释道一体,理村落内部公共空间的章回叙事第95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水口空间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公共园林空间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街巷空间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宗祠空间第100-101页
    5.4 循道德伦理,理民居内部人居环境的画境文心第101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民居格局中的伦理秩序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天井、庭院中的环境营造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装折体系中的画境文心第104-10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结语第107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-113页
致谢第113-114页
附件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卟啉类小分子给体、受体和界面材料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
下一篇:明代至近代蕉岭县新铺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