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2.1 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.2 关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1.2.3 关于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4 关于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2.5 关于财务舞弊防范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博元投资财务舞弊案例介绍 | 第22-32页 |
2.1 公司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2 博元投资造假事件回顾 | 第23-25页 |
2.3 博元投资财务舞弊手段 | 第25-28页 |
2.3.1 虚构银行收付交易 | 第25-26页 |
2.3.2 伪造票据并进行虚假背书 | 第26-27页 |
2.3.3 定期披露财务信息虚假的报告 | 第27页 |
2.3.4 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资产转移 | 第27-28页 |
2.4 博元投资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结果 | 第28-30页 |
2.5 博元投资财务舞弊产生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博元投资财务舞弊四因子分析 | 第32-48页 |
3.1 贪婪维度的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1.1 过分攫取不当的利益 | 第32-34页 |
3.1.2 道德水平低下 | 第34-35页 |
3.2 需要维度的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2.1 掩盖事实需要 | 第35-38页 |
3.2.2 保壳需要 | 第38-40页 |
3.2.3 获取非法利益的需要 | 第40页 |
3.3 机会维度的分析 | 第40-44页 |
3.3.1 股权结构不合理 | 第41-43页 |
3.3.2 内部制约不足 | 第43-44页 |
3.4 暴露维度的分析 | 第44-48页 |
3.4.1 外审的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及独立性 | 第45页 |
3.4.2 受惩罚程度相对较轻 | 第45-48页 |
第四章 博元投资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| 第48-54页 |
4.1 遏制企业管理层的贪婪 | 第48-49页 |
4.2 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不良需要 | 第49-50页 |
4.3 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机会 | 第50-51页 |
4.4 增大暴露风险加大事后惩戒力度 | 第51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附件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