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1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7页 |
1.4.2 实地调研 | 第17页 |
1.4.3 创意与方案设计 | 第17-18页 |
2 居住区及其居住区景观绿地类型的释义 | 第18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注释与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居住区 | 第18页 |
2.1.2 居住小区 | 第18页 |
2.1.3 老旧居住区 | 第18页 |
2.1.4 居住区景观 | 第18-19页 |
2.1.5 居住区绿地景观改造 | 第19页 |
2.2 居民区绿地类型 | 第19-24页 |
2.2.1 居民区公共绿地 | 第19-21页 |
2.2.2 公共设施绿地 | 第21-22页 |
2.2.3 居住区道路绿化 | 第22页 |
2.2.4 宅旁绿地 | 第22-23页 |
2.2.5 居住区外围绿地 | 第23-24页 |
3 黄山市居住小区景观调研分析 | 第24-45页 |
3.1 黄山市居住小区的绿化景观调研 | 第24-31页 |
3.1.1 调查研究的范围和项目 | 第24页 |
3.1.2 调查过程 | 第24-25页 |
3.1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1页 |
3.2 黄山市市区老旧居住区调研述评 | 第31页 |
3.3 老旧居住区与新建小区绿化环境对比分析 | 第31-37页 |
3.3.1 居住区绿地 | 第32-35页 |
3.3.2 植物配置 | 第35-36页 |
3.3.3 室外活动场地 | 第36页 |
3.3.4 绿化配套设施 | 第36-37页 |
3.4 居住小区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9页 |
3.4.1 老居住小区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3.4.2 新建居住区现状问题 | 第38-39页 |
3.5 黄山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5.1 社会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| 第39-40页 |
3.5.2 开发商追求盈利导致设计定位的盲目性 | 第40-41页 |
3.5.3 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理论指导 | 第41-42页 |
3.5.4 时代与居民需求的现实性 | 第42页 |
3.5.5 绿地养护管理不到位 | 第42-43页 |
3.6 居住区景观改造与艺术处理 | 第43页 |
3.6.1 居住空间的合理组合 | 第43页 |
3.6.2 文化内涵的体现 | 第43页 |
3.6.3 丰富色彩与质感 | 第43页 |
3.7 小结 | 第43-45页 |
4 老旧居住区绿地景观改造设计实践—以阜安新村小区为例 | 第45-60页 |
4.1 项目概况 | 第45-49页 |
4.1.1 区位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1.2 小区绿化景观现状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2 改造设计 | 第49-54页 |
4.2.1 设计理念 | 第49-50页 |
4.2.2 设计原则 | 第50-51页 |
4.2.3 设计思路 | 第51-54页 |
4.3 阜安新村小区设计方案 | 第54-60页 |
4.3.1 功能分区 | 第56页 |
4.3.2 小区内道路规划 | 第56页 |
4.3.3 室外活动场地绿地规划 | 第56-57页 |
4.3.4 生态停车及绿化 | 第57页 |
4.3.5 居住区内植物配置 | 第57-60页 |
5 全文总结与问题讨论 | 第60-64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0-61页 |
5.2 问题讨论 | 第61-64页 |
5.2.1 老旧居住区外墙的装饰性改造问题 | 第61-62页 |
5.2.2 植物多样化(丰富度)与老旧居住区空间不足的问题 | 第62页 |
5.2.3 “水景”面临的挑战及其取舍 | 第62页 |
5.2.4 地面硬质铺装与“海绵城市”LID技术的问题 | 第62-63页 |
5.2.5 合理规划景观小品的问题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一 | 第68-72页 |
附录二 | 第72-77页 |
附录三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