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课题提出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异种金属管材连接技术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异种金属的焊接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铜铝管焊接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·异种金属管连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数值模拟技术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数值模拟技术介绍 | 第15页 |
·有限元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复合塑性流动连接技术原理 | 第19-22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连接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方法原理描述 | 第19页 |
·方法的技术实现及其装置 | 第19-20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区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| 第20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连接主要影响参数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复合塑性流动连接的塑性力学分析 | 第22-38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塑性变形基础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塑性变形的物理学本质 | 第22-24页 |
·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| 第24-25页 |
·金属流动的方向 | 第25页 |
·弹性与塑性力学理论 | 第25-29页 |
·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| 第26-27页 |
·塑性力学基本法则 | 第27-29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连接的变形过程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连接的金属流动特性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流函数及其性质 | 第30-31页 |
·流函数的构造与速度场表示 | 第31-33页 |
·复合塑性流动连接过程的应力应变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受力状态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应力状态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应变状态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异种金属管复合塑性流动连接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8-65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铜铝的材料性能 | 第38-39页 |
·异种金属管连接变形过程有限元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弹塑性有限元法 | 第39-41页 |
·建模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几何建模 | 第42-43页 |
·单元类型选择 | 第43页 |
·施加约束 | 第43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异种金属管连接过程金属塑性流动有限元分析 | 第45-64页 |
·ALE 有限元法 | 第46-47页 |
·刚塑性有限元法 | 第47-48页 |
·DEFORM-3D 软件简介 | 第48-49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5页 |
·模型的求解 | 第55页 |
·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5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复合塑性流动连接装置及其对连接质量影响分析 | 第65-76页 |
·引言 | 第65页 |
·辅助热源 | 第65-67页 |
·工艺参数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·连接速度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旋压头旋转速度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·旋压头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70-74页 |
·旋压头外部形状对连接质量影响 | 第70-72页 |
·旋压头大小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·模具对连接质量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7页 |
·结论 | 第76页 |
·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1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