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2.1 心理距离 | 第10-16页 |
2.1.1 心理距离的概念 | 第10页 |
2.1.2 心理距离的起源 | 第10-11页 |
2.1.3 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 | 第11-13页 |
2.1.4 心理距离四个维度的关系 | 第13-15页 |
2.1.5 心理距离的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2.2 解释水平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2.1 解释水平理论的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2.2 解释水平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| 第18-19页 |
2.3 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理论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2.4 决策和样本量 | 第20-22页 |
2.4.1 决策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2.4.2 决策的影响因素 | 第21页 |
2.4.3 样本量 | 第21-22页 |
2.5 以往研究总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| 第24-28页 |
3.1 问题提出 | 第24-25页 |
3.2 研究框架 | 第25-28页 |
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| 第28-43页 |
预备研究 心理距离四个维度的操作有效性 | 第28-29页 |
实验一 模拟情境中心理距离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29-39页 |
4.1 实验1a 心理距离时间维度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4.1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4.1.2 方法 | 第30-31页 |
4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2页 |
4.2 实验1b 心理距离社会维度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4.2.1 引言 | 第32页 |
4.2.2 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2.3 结果和讨论 | 第33-34页 |
4.3 实验1c 心理距离空间维度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4.3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4.3.2 方法 | 第35-36页 |
4.3.3 结果和讨论 | 第36-37页 |
4.4 实验1d 心理距离概率维度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4.2 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4.3 结果和讨论 | 第38-39页 |
实验二 真实情境中心理距离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4.5 实验1e 真实情境中社会距离对决策者信息抽样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4.5.1 引言 | 第39页 |
4.5.2 方法 | 第39-41页 |
4.5.3 结果和讨论 | 第41-43页 |
第五部分 总讨论与研究展望 | 第43-45页 |
第六部分 总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