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7-8页 |
1.2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8-14页 |
1.2.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2 钢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3 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盐冻作用下混杂纤维锂渣混凝土抗压试验 | 第16-24页 |
2.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| 第16-17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16页 |
2.1.2 试验配合比设计 | 第16-17页 |
2.2 试验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2.1 试验设备 | 第17-18页 |
2.2.2 试验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3页 |
2.3.1 破坏形态 | 第19-21页 |
2.3.2 试验结果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盐冻作用对混杂纤维锂渣混凝土的损伤分析 | 第24-30页 |
3.1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 | 第24页 |
3.2 试验方法与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2.1 动弹性模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3.2.2 溶液吸入量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3.3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9页 |
3.3.1 盐冻循环后混凝土外观形貌变化 | 第25-26页 |
3.3.2 盐冻作用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| 第26页 |
3.3.3 盐冻作用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3.3.4 盐冻作用对混凝土溶液吸入量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盐冻-荷载耦合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 | 第30-41页 |
4.1 试验原材料 | 第30-31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31页 |
4.3 试验梁的设计与制作 | 第31-34页 |
4.3.1 混凝梁设计 | 第31-32页 |
4.3.2 试验梁制作 | 第32-34页 |
4.4 耦合荷载的施加 | 第34-37页 |
4.4.1 耦合荷载的选择 | 第34页 |
4.4.2 加载方式 | 第34-37页 |
4.5 试验梁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| 第37-39页 |
4.5.1 测点布置 | 第37-38页 |
4.5.2 加载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6 试验梁破坏形态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1-60页 |
5.1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后混凝土梁外观形貌变化 | 第41-42页 |
5.2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梁应力应变曲线变化 | 第42-49页 |
5.2.1 盐冻荷载耦合后锂渣混凝土梁平截面应力应变曲线变化 | 第42-46页 |
5.2.2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 | 第46-48页 |
5.2.3 盐冻-荷载耦合后混凝土钢筋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| 第48-49页 |
5.3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后混凝土梁的荷载变化 | 第49-51页 |
5.4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后梁的荷载-挠度变化 | 第51-54页 |
5.5 盐冻-荷载耦合作用后梁的截面弯曲刚度变化 | 第54-5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0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