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齐湾漳墓壁画对鲜卑民族特征的体现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(一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| (二)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| 第14页 |
| (三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(四)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| 第15-16页 |
| 一、湾漳墓壁画产生的条件 | 第16-24页 |
| (一)地理位置下多种文化艺术的交流 | 第16-18页 |
| (二)种族环境下鲜卑民族艺术思想的觉醒 | 第18-21页 |
| 1.民族艺术的起源 | 第18-20页 |
| 2.萨满文化的图画艺术 | 第20-21页 |
| (三)时代背景下对墓葬壁画的继承 | 第21-24页 |
| 二、民族信仰图示在湾漳墓壁画中的体现 | 第24-44页 |
| (一)星象图示 | 第25-27页 |
| (二)瑞兽图示 | 第27-33页 |
| 1.鸾鸟系列 | 第28-30页 |
| 2.人头鸟身系列 | 第30-31页 |
| 3.兽首人身系列 | 第31-32页 |
| 4.鹿头鸟身系列 | 第32-33页 |
| (三)动物图示 | 第33-38页 |
| (四)祭祀图示 | 第38-44页 |
| 1.祭祀地画的表现 | 第38-41页 |
| 2.葬俗文化 | 第41-44页 |
| 三、民族特征在湾漳墓壁画中的体现 | 第44-62页 |
| (一)勇武—表现在墙壁上的力量 | 第44-49页 |
| 1.绘画线条的力量感 | 第45-47页 |
| 2.“勇武”的文艺氛围 | 第47-49页 |
| (二)现实—绘画的朴实与真实 | 第49-53页 |
| (三)自由—个性化特征的显现 | 第53-56页 |
| 1.个性化特征 | 第53-55页 |
| 2.组合关系的运用 | 第55-56页 |
| (四)奔放—气势辽阔的构图 | 第56-62页 |
| 1.整体构图法 | 第56-59页 |
| 2.气氛的渲染 | 第59-60页 |
| 3.群体人像组合构图模式 | 第60-62页 |
| 四、时代特征对绘画者的影响 | 第62-70页 |
| (一)“群体性”特征 | 第62-65页 |
| (二)绘画思想的融合 | 第65-67页 |
| (三)对时代绘画的反思 | 第67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