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1.3.1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3.2 税收遵从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5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国税系统纳税服务情况介绍 | 第17-25页 |
2.1 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发展进程 | 第17-20页 |
2.2 纳税服务质量与效率有待提升 | 第20-22页 |
2.2.1 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| 第20页 |
2.2.2 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滞后,未与社会实现有效对接 | 第20-21页 |
2.2.3 未形成全社会共享、共建的纳税服务大格局 | 第21页 |
2.2.4 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 | 第21页 |
2.2.5 未形成人人了解、人人参与的国税文化氛围 | 第21-22页 |
2.3 纳税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及影响要素 | 第22-25页 |
2.3.1 办税服务环境 | 第22-23页 |
2.3.2 办税服务人员 | 第23页 |
2.3.3 税收政策宣传 | 第23-24页 |
2.3.4 信息化程度 | 第24页 |
2.3.5 对投诉的反应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质量研究 | 第25-43页 |
3.1 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总体情况介绍 | 第25页 |
3.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情况分析 | 第25-38页 |
3.2.1 调查对象情况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2.2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| 第27-38页 |
3.3 纳税服务仍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1页 |
3.3.1 办税服务厅秩序较差 | 第39页 |
3.3.2 纳税服务人员工作效率较低,税收知识储备不足 | 第39页 |
3.3.3 税收政策宣传不具有针对性 | 第39-40页 |
3.3.4 税收信息化建设落后 | 第40页 |
3.3.5 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力度不足 | 第40页 |
3.3.6 办税时间成本较高 | 第40-41页 |
3.4 纳税服务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4.1 办税服务厅秩序维护意识不强,措施不到位 | 第41页 |
3.4.2 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不合理,“一窗通办”落实不力 | 第41页 |
3.4.3 缺乏对纳税服务人员的培训 | 第41-42页 |
3.4.4 纳税服务工作精细度不足,缺少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| 第42页 |
3.4.5 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国内外优秀纳税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| 第43-49页 |
4.1 国内优秀纳税服务实例 | 第43-44页 |
4.1.1 广东国税“e+智慧税务” | 第43页 |
4.1.2 重庆璧山国地税推行涉税手机软件 | 第43页 |
4.1.3 辽宁国税推行“票e送” | 第43-44页 |
4.2 国外先进纳税服务理念及实例 | 第44-46页 |
4.2.1 加拿大特色纳税服务体系 | 第44-45页 |
4.2.2 澳大利亚完善的社会化纳税服务体系 | 第45页 |
4.2.3 日本优质的个性化纳税服务体系 | 第45-46页 |
4.2.4 美国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| 第46页 |
4.3 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基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启示 | 第46-49页 |
4.3.1 注重纳税服务领域内的创新 | 第46-47页 |
4.3.2 注重做好差异化服务 | 第47页 |
4.3.3 注重社会组织在纳税服务中起到的补充作用 | 第47页 |
4.3.4 注重考核的督促作用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的相关建议 | 第49-57页 |
5.1 从基层国税部门实施角度的建议 | 第49-52页 |
5.1.1 树立全面服务理念,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| 第49页 |
5.1.2 加强办税服务厅秩序维护,优化实体办税服务 | 第49-51页 |
5.1.3 加强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,做好“精准宣传”工作 | 第51页 |
5.1.4 加强税务人员培训,打造优秀服务队伍 | 第51-52页 |
5.1.5 处理好纳税服务投诉问题 | 第52页 |
5.2 从顶层设计角度的建议 | 第52-57页 |
5.2.1 建立纳税服务办税“清单”,明确办税事项及流程 | 第52-53页 |
5.2.2 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,做好税收信用平台与全国信用平台对接 | 第53-54页 |
5.2.3 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,促进“互联网+税务”融合 | 第54-55页 |
5.2.4 鼓励各级税务机关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纳税服务领域内的创新 | 第55页 |
5.2.5 做好差异化宣传工作,营造和谐的征纳环境 | 第55-56页 |
5.2.6 强化纳税服务考核机制建设 | 第56-57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