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肌内脂肪与肉质的关系 | 第14页 |
1.3 转录组测序(RNA-seq)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3.1 转录组测序(RNA-seq)原理 | 第15页 |
1.3.2 RNA测序技术平台 | 第15-16页 |
1.3.3 RNA-seq技术优势 | 第16页 |
1.3.4 RNA-seq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延边黄牛高脂肪组与低脂肪组牛肉品质性状差异研究 | 第18-24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2.1.1 试验动物 | 第18页 |
2.1.2 试验分组与样品采集 | 第18页 |
2.1.3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18-19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2.1 肉质性状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2.2 胴体性状测定 | 第20页 |
2.2.3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0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1 延边黄牛高脂肪组与低脂肪组肉质性状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2 延边黄牛高脂肪组与低脂肪组胴体性状分析 | 第21页 |
2.4 讨论 | 第21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延边黄牛高低脂肪组的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 | 第24-38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3.1.1 试验动物 | 第24页 |
3.1.2 样品采集 | 第24页 |
3.1.3 主要试剂 | 第24-25页 |
3.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页 |
3.1.5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及数据库 | 第25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25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5页 |
3.3.1 测序原始数据质量评估 | 第25-29页 |
3.3.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| 第29-30页 |
3.3.3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.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5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 讨论 | 第35-36页 |
3.4.1 高脂肪组与低脂肪组背最长肌基因差异表达与GO功能富集分析 | 第35页 |
3.4.2 高脂肪组和低脂肪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RNA-seq结果的qRT-PCR验证与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38-49页 |
4.1 试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4.1.1 试验动物 | 第38页 |
4.1.2 样品采集 | 第38页 |
4.1.3 主要试剂 | 第38页 |
4.1.4 主要仪器 | 第38-39页 |
4.1.5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及数据库 | 第39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39-41页 |
4.2.1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| 第39-40页 |
4.2.2 总RNA的提取 | 第40页 |
4.2.3 RNA质量检测 | 第40-41页 |
4.2.4 反转录 | 第41页 |
4.2.5 qRT-PCR实验操作方法 | 第41页 |
4.2.6 数据分析 | 第41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4.3.1 RNA-seq结果验证 | 第41-43页 |
4.3.2 候选基因组织表达与肌内脂肪沉积的作用研究 | 第43-46页 |
4.4 讨论 | 第46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本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