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肿瘤学实验研究论文--治疗实验论文

HPMA-香豆素共聚物抗癌药物的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-2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肿瘤治疗的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类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简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高分子药物载体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叶酸靶向给药系统第25-27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第27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-29页
第二章 7-羟基香豆素高分子抗癌药物的制备第29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和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部分第30-32页
    2.3 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抗肿瘤活性实验第32-35页
    2.4 结论第35-36页
第三章 叶酸靶向高分子显像剂的制备第36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与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部分第37-40页
    3.3 结论第40-41页
第四章 α-丁二亚胺-Ni(Ⅱ)催化剂聚合所得高支化纳米聚乙烯作为高分子药物载体第41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2-甲基-6-乙基-4-苯乙基苯胺1a的合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NiBr2(DME)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配体(S,R)-2a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络合物(S,R)-3a的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配体2b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络合物3b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配体2c的合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0 络合物3c的合成第46页
    4.3 乙烯聚合第46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晶体的晶体学数据和单晶结构的测定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Al/Ni摩尔比、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配体结构对聚合物活性及支化度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聚乙烯拓扑结构和尺寸的控制第53-55页
    4.5 结论第55-56页
第五章 α-苊二亚胺-Ni(Ⅱ)催化剂聚合所得高支化纳米聚乙烯作为高分子药物载体第56-7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2-甲-6-乙基-4-苯乙基苯胺1a的合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配体2a的合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络合物(S,R,S,R)-3a的合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2-甲基-4-氟-6-苯乙基苯胺1b的合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配体2b的合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络合物(R,R)-3b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8 配体2c的合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9 络合物3c的合成第60页
    5.3 乙烯、苯乙烯的聚合第60页
    5.4 结果与讨论第6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催化剂合成方法的优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晶体(S,R,S,R)-3a的晶体学数据和单晶结构的测定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配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和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聚乙烯拓扑结构和尺寸的控制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聚苯乙烯立体规整度判断第68-71页
    5.5 结论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3页
附件第83-88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88-90页
致谢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PMA靶向共聚物和高支化聚乙烯载体的合成
下一篇:热诱导分离法制备PVDF超滤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