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

几种环境因子对高寒草甸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AM真菌简介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AM真菌多样性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AM真菌群落构建机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AM真菌生态功能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AM真菌生态功能的影响因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全球变化对AM真菌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5-27页
第二章 模拟增温与降雪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第27-41页
    2.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采集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M真菌侵染率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根系内AM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统计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第32-37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37-41页
第三章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第41-73页
    3.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41-43页
    3.2 材料和方法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区域和实验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M真菌侵染率、孢子密度、根外菌丝长度的测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根系内AM真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统计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49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野外自然条件下氮素添加后土壤和植物的变化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氮素添加对AM真菌侵染率、孢子密度和根外菌丝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氮素添加对AM真菌分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氮素添加在植物群落水平对菌根功能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氮素添加在植物个体水平对菌根功能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AM真菌群落结构与菌根功能的相互关系第68-69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69-73页
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4.1 主要研究结论第73页
    4.2 研究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9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5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聚球藻转录因子CmpR效应物结合结构域与1,5-二磷酸核酮糖复合物的结构研究
下一篇:拟南芥AtMYC2和AtHsf3协同调控基因AtSRG1表达的分子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