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不足 | 第13-15页 |
1.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核电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不同焊接结构的失效评定图 | 第17-39页 |
2.1 前言 | 第17-18页 |
2.2 结构完整性评定的失效评定图法 | 第18-19页 |
2.3 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| 第19-24页 |
2.3.1 安全端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 | 第20-21页 |
2.3.2 安全端焊接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4页 |
2.4 失效评定图的构建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4.1 接管安全端结构极限载荷的确定 | 第24页 |
2.4.2 失效评定图的构建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38页 |
2.5.1 裂纹位置对失效评定图的影响 | 第25-31页 |
2.5.2 裂纹尺寸对失效评定图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2.5.3 三材料和四材料安全端结构失效评定图的比较 | 第34-38页 |
2.6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安全端焊接结构应力分析与各工况载荷限值的确定 | 第39-50页 |
3.1 前言 | 第39-40页 |
3.2 无裂纹安全端焊接结构应力分析与各工况载荷限值的确定 | 第40-47页 |
3.2.1 应力分类 | 第40-41页 |
3.2.2 核电厂运行的工况 | 第41页 |
3.2.3 应力强度限制 | 第41-47页 |
3.3 不含裂纹安全端的极限载荷分析 | 第47-49页 |
3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不同制造工艺的接管安全端焊接接头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 | 第50-77页 |
4.1 前言 | 第50页 |
4.2 接管安全端焊接接头材料与制造 | 第50-53页 |
4.3 实验方法和程序 | 第53-59页 |
4.4 试验方法 | 第59-62页 |
4.4.1 圆棒拉伸试验 | 第59-60页 |
4.4.2 断裂韧性试样预制疲劳裂纹的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4.3 SEN(B)试样J-R阻力曲线和断裂韧性测试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5 J-R阻力曲线和断裂韧性的计算 | 第62-64页 |
4.6 拉伸试验结果 | 第64-66页 |
4.7 高温下五种焊接接头J-R阻力曲线和断裂韧性试验结果 | 第66-75页 |
4.7.1 载荷-位移曲线 | 第66-69页 |
4.7.2 高温下的J-R阻力曲线与断裂韧性 | 第69-75页 |
4.8 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5章 不同制造工艺的接管安全端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评价 | 第77-93页 |
5.1 前言 | 第77页 |
5.2 含隔离层安全端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评定 | 第77-82页 |
5.3 无隔离层安全端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评定 | 第82-84页 |
5.4 含隔离层挖槽补焊接头结构的完整性评定 | 第84-85页 |
5.5 无隔离层挖槽补焊接头结构的完整性评定 | 第85-87页 |
5.6 临界载荷分析 | 第87-91页 |
5.7 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6页 |
6.1 总结 | 第93-94页 |
6.2 展望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