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聚合物刷的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3 球形聚电解质刷的简介 | 第11-20页 |
1.3.1 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1.3.2 温敏性球形聚电解质刷 | 第13-14页 |
1.3.3 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应用 | 第14-20页 |
1.4 小角X射线散射(SAXS) | 第20-24页 |
1.4.1 SAXS简介 | 第20-22页 |
1.4.2 SAXS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以温敏性球形聚电解质刷为载体制备Ag-Pd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| 第25-51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实验设备与试剂 | 第25-27页 |
2.3 PS-PNIPA微凝胶的制备 | 第27-30页 |
2.3.1 光引发剂HMEM合成 | 第27-28页 |
2.3.2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核(PS) | 第28-29页 |
2.3.3 PS-PNIPA微凝胶制备 | 第29页 |
2.3.4 以PS-PNIPA微凝胶为纳米反应器制备Ag-Pd双金属纳米粒子 | 第29-30页 |
2.3.5 以PS-PNIPA微凝胶为纳米反应器制备单金属纳米粒子 | 第30页 |
2.4 表征手段 | 第30-33页 |
2.4.1 小角X光散射理论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9页 |
2.5.1 光引发剂HMEM的表征 | 第33页 |
2.5.2 PS-PNIPA微凝胶的表征 | 第33-37页 |
2.5.3 金属粒子浓度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2.5.4 金属纳米粒子微观结构 | 第38-40页 |
2.5.5 金属纳米粒子的分布 | 第40-43页 |
2.5.6 不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活性研究 | 第43-4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3章 以阴离子型球形聚电解质刷为载体制备Ag-Pd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| 第51-73页 |
3.1 引言 | 第51页 |
3.2 实验设备与试剂 | 第51-53页 |
3.3 PS-PAA球形刷的制备 | 第53-56页 |
3.3.1 光引发剂HMEM合成 | 第53页 |
3.3.2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核(PS) | 第53-54页 |
3.3.3 PS-PAA球形刷的制备 | 第54页 |
3.3.4 以PS-PAA球形刷为载体制备Ag-Pd双金属纳米粒子 | 第54-56页 |
3.4 表征手段 | 第56-57页 |
3.5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1页 |
3.5.1 PS-PAA的DLS表征 | 第57-60页 |
3.5.2 金属粒子的ICP-AES表征 | 第60-61页 |
3.5.3 Zeta电位的表征 | 第61-63页 |
3.5.4 金属纳米粒子的TEM表征 | 第63-64页 |
3.5.5 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 | 第64-71页 |
3.5.6 载体对于金属纳米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7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4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4.1 总结 | 第73页 |
4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