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改良论文--盐碱土改良论文

生物炭添加对盐碱土水气传导的影响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生物炭定义、性质及作用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生物炭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生物炭理化性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生物炭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炭添加对导水的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对水盐运移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对灌水频率的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对潜水蒸发的研究现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炭添加对导气的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区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站台地理位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文气候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2章 生物炭添加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第22-35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数据处理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对水分分布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对电导率分布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同生物炭粒径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对湿润锋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对水分分布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对电导率分布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拟合参数第32-33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33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不同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第35-52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数据处理第36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生物炭添加量对连续入渗湿润锋运移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生物炭添加量对连续入渗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两种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入渗历时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4 两种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连续入渗动态电导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连续入渗结束后电导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间歇入渗动态电导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4 间歇入渗后电导率及全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5 连续入渗和间歇入渗的电导率的对比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6 两种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土壤水溶性盐的影响第45-49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水分运移的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入渗方式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盐分运移的讨论第50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潜水蒸发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第52-60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供试材料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设计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分析第52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潜水蒸发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水分运移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土层剖面含水率分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对蒸发量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潜水蒸发对施用生物炭盐碱土盐分运移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蒸发结束后土壤剖面电导率分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对水溶性盐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对土壤钠吸附比(SAR)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4 相关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潜水蒸发对盐碱土水分运移的讨论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潜水蒸发对盐碱土盐分运移的讨论第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5章 生物炭添加对滨海盐碱土导气率的影响第60-65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试验材料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验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测量设备及数学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盐碱土导气率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生物炭粒径对盐碱土导气率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6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5页
    6.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3页
作者简历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研究SAR方位尺度对海湾桥梁成像影响
下一篇:基于RSSI的伪卫星室内导航研究及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