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本论文所用配体结构及名称 | 第11-12页 |
表征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3页 |
1.2 MOFs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3 MOFs材料的荧光性质 | 第14-16页 |
1.3.1 MOF发光机理 | 第14-15页 |
1.3.2 镧系MOFs的荧光特性及机理 | 第15-16页 |
1.3.3 荧光MOFs材料用于光谱调控 | 第16页 |
1.4 多孔Ln-MOFs的自组装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5 荧光MOFs材料用于荧光传感 | 第18-27页 |
1.5.1 离子检测 | 第19-21页 |
1.5.2 小分子检测 | 第21-23页 |
1.5.3 温度与湿度传感 | 第23-25页 |
1.5.4 气体分子传感 | 第25-26页 |
1.5.5 基于MOFs材料的荧光开关 | 第26-27页 |
1.6 选题依据及本论文研究思路 | 第27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4页 |
第二章 毫米级Tb-MOF用于超高灵敏度选择性检测溶液中Pb2+离子 | 第34-56页 |
2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2.2 配合物1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| 第35-42页 |
2.2.1 配合物1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2.2.2 配合物2的合成 | 第36页 |
2.2.3 配合物1的结构特征 | 第36-40页 |
2.2.4 配合物1的红外分析及热稳定性测试 | 第40-42页 |
2.3 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及其应用 | 第42-50页 |
2.3.1 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和水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测试 | 第42-43页 |
2.3.2 配合物1检测金属阳离子测试 | 第43-44页 |
2.3.3 配合物1定量检测Pb2+离子测试 | 第44-45页 |
2.3.4 配合物1对混合离子的测试 | 第45-46页 |
2.3.5 制备基于配合物1的薄膜材料用于离子检测 | 第46-47页 |
2.3.6 配合物1荧光响应机理 | 第47-5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第三章 双发射型镧系MOF超高灵敏度自校正检测乙醇中痕量水 | 第56-76页 |
3.1 引言 | 第56-57页 |
3.2 配合物3-15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| 第57-63页 |
3.2.1 配合物3?15的合成 | 第57-58页 |
3.2.2 配合物3?13元素分析、红外分析、热重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2.3 配合物3结构解析 | 第59-63页 |
3.3 配合物9的荧光性质及其应用 | 第63-70页 |
3.3.1 配合物9的荧光性质 | 第63-65页 |
3.3.2 配合物9检测有机溶剂中的水分含量 | 第65-68页 |
3.3.3 配合物9荧光响应机理 | 第68-7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第四章 基于Zn-MOF的后修饰荧光探针高灵敏度循环检测水体系及生理环境中的PO_4~(3?)离子 | 第76-99页 |
4.1 引言 | 第76-77页 |
4.2 配合物14与复合物Tb@Zn-MOF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77-82页 |
4.2.1 配合物Zn-MOF(14)的合成 | 第77页 |
4.2.2 复合物Tb@Zn-MOF的合成 | 第77-78页 |
4.2.3 配合物14的结构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2.4 配合物14的FT-IR和PXRD分析 | 第80-82页 |
4.3 配合物14与复合物Tb@Zn-MOF的荧光性质及其应用 | 第82-93页 |
4.3.1 配合物14与复合物Tb@Zn-MOF的荧光性质 | 第82-83页 |
4.3.2 配合物14后修饰荧光响应机理 | 第83-84页 |
4.3.3 复合物Tb@Zn-MOF的酸碱稳定性测试 | 第84-85页 |
4.3.4 配合物14热稳定性测试 | 第85-86页 |
4.3.5 复合物Tb@Zn-MOF对阴离子的检测 | 第86-88页 |
4.3.6 复合物Tb@Zn-MOF在混合离子中的检测 | 第88-89页 |
4.3.7 复合物Tb@Zn-MOF的循环荧光测试 | 第89-90页 |
4.3.8 配合物14与复合物Tb@Zn-MOF的荧光响应速率 | 第90页 |
4.3.9 复合物Tb@Zn-MOF的荧光响应机理 | 第90-9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9页 |
第五章 基于金属化后修饰MOFs的逻辑门荧光开关型探针检测天门冬氨酸 | 第99-117页 |
5.1 引言 | 第99-100页 |
5.2 配合物14及后修饰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| 第100-102页 |
5.2.1 配合物Zn-MOF(14)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描述 | 第100页 |
5.2.2 复合物Tb@Zn-MOF与Cu/Tb@Zn-MOF的合成 | 第100-102页 |
5.3 复合物Tb@Zn-MOF与Cu/Tb@Zn-MOF的荧光性质及其应用 | 第102-112页 |
5.3.1 复合物Cu/Tb@Zn-MOF的荧光性能 | 第102页 |
5.3.2 复合物Tb@Zn-MOF用于阳离子的响应 | 第102-104页 |
5.3.3 复合物Tb@Zn-MOF后修饰Cu~(2+)离子荧光响应机理 | 第104-105页 |
5.3.4 复合物用于天门冬氨酸检测并构筑逻辑门体系和模糊隶属度函数 | 第105-108页 |
5.3.5 复合物Cu/Tb@Zn-MOF的传感性能探究 | 第108-110页 |
5.3.6 复合物Cu/Tb@Zn-MOF荧光响应机理 | 第110-11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17-119页 |
附录 配合物CCDC号 | 第119-120页 |
致谢 | 第120-12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22-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