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导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5-17页
第二章 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第17-22页
    2.1 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18页
    2.2 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Harrod-Domar经济增长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资金支持程度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融资途径多样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资金利用效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支农发展效率第21-22页
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现状第22-32页
    3.1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山东省农村金融需求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缺陷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山东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业经济总量规模较大,农业经济地位重要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,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业人口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分析第28-32页
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2-40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介绍第32-33页
    4.2 指标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指标选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来源第33页
    4.3 实证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位根检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检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协整性检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脉冲响应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方差分析第38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38-40页
第五章 山东省改革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第40-44页
    5.1 推动支农金融改革,加强支农资金规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优化外部环境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针对地区选择选择合适的自我改革模式第41页
    5.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,发展多样化支农金融服务产品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松绑利率管制并改革金融服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拓宽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规范民间金融服务并充分发挥其支农特殊性第42-43页
    5.3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,提高支农服务效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优化农村金融运行的政策环境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延边地区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
下一篇: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--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