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管线工程论文

PC钢棒连接下的预制综合管廊的接头受力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接头橡胶密封垫性能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接头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管片环结构计算模型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接头力学模型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现状评价第22-23页
    1.3 预制综合管廊接头的形式及组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管廊接头的形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管廊接头的组成部分第23-25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工作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技术路线第27-28页
第二章 橡胶密封垫受压性能研究及断面设计第28-4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2.2 弹性密封垫性能要求第28-30页
    2.3 橡胶压缩实验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橡胶形式及尺寸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过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实验结果第31-33页
    2.4 橡胶有限元模型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橡胶本构模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模型建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计算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2.5 开槽优化设计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开槽大小的影响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开槽数量及形状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2.6 开孔优化设计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开孔大小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开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节第47-49页
第三章 预制综合管廊横向接头的受力性能研究第49-8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横向接头位置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3.3 接头刚度理论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弯曲刚度理论计算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影响因素分析第54页
    3.4 模型建立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工程背景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简化和假定条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几何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材料本构关系及计算参数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63-64页
    3.5 横向接头剪切计算结果第64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接头变形特征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应力分布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剪切刚度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影响因素第69-77页
    3.6 横向接头弯曲计算结果第77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接头变形特征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应力分布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弯曲刚度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影响因素第82-8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86-88页
第四章 预制综合管廊纵向接头的受力性能研究第88-11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8页
    4.2 模型建立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简化和假定条件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几何模型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90-93页
    4.3 纵向接头剪切计算结果第9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接头变形特征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应力分布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剪切刚度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影响因素第98-104页
    4.4 纵向接头弯曲计算结果第104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接头变形特征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应力分布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弯曲刚度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影响因素第109-11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12-114页
结论与展望第114-116页
    结论第114-115页
    展望第115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0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附件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医疗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效益问题的研究
下一篇:老年人家庭洗浴无障碍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