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研究--以北京鲜鱼口地区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北京旧城面临的困境 | 第10页 |
1.1.2 北京旧城保护的相关规划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4.1 历史街区 | 第14-15页 |
1.4.2 历史文化保护区 | 第15页 |
1.4.3 传统胡同 | 第15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6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7-18页 |
2 北京旧城与胡同—四合院 | 第18-40页 |
2.1 北京旧城概况 | 第18-22页 |
2.1.1 北京旧城历史沿革 | 第18-20页 |
2.1.2 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| 第20-21页 |
2.1.3 北京旧城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| 第21-22页 |
2.2 北京旧城胡同—四合院风貌 | 第22-28页 |
2.2.1 北京胡同概念及功能 | 第23-24页 |
2.2.2 北京胡同历史沿革 | 第24-26页 |
2.2.3 北京胡同主要类型及分布 | 第26-28页 |
2.3 北京传统胡同环境构成要素 | 第28-34页 |
2.3.1 胡同环境要素 | 第28-32页 |
2.3.2 胡同环境的类型 | 第32-33页 |
2.3.3 胡同环境的生态与人文思想 | 第33-34页 |
2.4 北京胡同—四合院现状 | 第34-37页 |
2.4.1 北京胡同—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| 第34-36页 |
2.4.2 北京胡同—四合院严峻的现状 | 第36-37页 |
2.4.3 北京胡同—四合院保护的反思 | 第37页 |
2.5 北京传统胡同延续旧城文脉 | 第37-38页 |
2.5.1 北京传统胡同的价值 | 第37-38页 |
2.5.2 北京传统胡同保护与旧城的关系 | 第3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3 北京传统胡同环境保护原则与可借鉴案例分析 | 第40-50页 |
3.1 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的原则 | 第40-43页 |
3.2 胡同保护可借鉴案例分析 | 第43-49页 |
3.2.1 环境整改—保护历史风貌 | 第43-46页 |
1.南锣鼓巷主街 | 第43-44页 |
2.菊儿胡同 | 第44页 |
3.秦老胡同 | 第44-46页 |
3.2.2 传统元素—呼应胡同主题 | 第46-49页 |
1.大、小金丝胡同 | 第46-47页 |
2.大、小齐家胡同 | 第47-48页 |
3.鲜鱼.街西段 | 第48-4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鲜鱼.地区传统胡同环境保护调研探究 | 第50-68页 |
4.1 目标选择的依据 | 第50-52页 |
4.1.1 研究范围 | 第50页 |
4.1.2 鲜鱼.地区历史沿革 | 第50-52页 |
4.2 胡同现状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2.1 胡同肌理特色 | 第52-53页 |
4.2.2 历史文化概况 | 第53页 |
4.2.3 建筑风貌现状 | 第53-54页 |
4.2.4 胡同尺度现状 | 第54页 |
4.2.5 胡同绿化现状 | 第54-56页 |
4.3 片区内代表性胡同 | 第56-64页 |
4.3.1 鲜鱼.街与西兴隆街 | 第56-58页 |
4.3.2 西打磨厂街 | 第58-60页 |
4.3.3 草厂胡同 | 第60-62页 |
4.3.4 长巷和北芦草园胡同 | 第62-64页 |
4.4 保护区内胡同价值 | 第64-66页 |
4.4.1 片区胡同的优势与劣势 | 第64-65页 |
4.4.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| 第65-66页 |
4.5 访谈性调查 | 第66-6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5 北京鲜鱼.地区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| 第68-88页 |
5.1 鲜鱼.地区胡同环境保护更新目标 | 第68-70页 |
5.1.1 传递北京旧城保护理念 | 第68页 |
5.1.2 保护北京旧城肌理风貌 | 第68-69页 |
5.1.3 保护及更新片区传统胡同风貌 | 第69-70页 |
5.2 鲜鱼.地区传统胡同环境保护方法 | 第70-82页 |
5.2.1 文化资源—重塑发展定位 | 第70-72页 |
5.2.2 建筑界面—完善传统风貌 | 第72-74页 |
5.2.3 城市家具—弥补空间不足 | 第74-77页 |
5.2.4 绿化空间—提升观赏价值 | 第77-80页 |
5.2.5 道路交通—构建慢行系统 | 第80-81页 |
5.2.6 胡同节点—丰富街区环境 | 第81-82页 |
5.3 鲜鱼.地区旧河道景观恢复 | 第82-85页 |
5.3.1 旧河道历史沿革 | 第82-83页 |
5.3.2 旧河道景观恢复的态度 | 第83-84页 |
5.3.3 旧河道景观恢复的定位 | 第84-85页 |
5.4 鲜鱼.地区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策略 | 第85-86页 |
5.5 北京传统胡同环境保护策略 | 第86-88页 |
6 结论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6页 |
附表 | 第96-102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02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6-107页 |